学院(部) | 专业名称 | 学制 | 学位授予 |
---|---|---|---|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四年 | 工学 | |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 生物工程 | 四年 | 工学 |
生物技术 | 四年 | 理学 | |
酿酒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工学 | |
自动化 | 四年 | 工学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江南大学君远学院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四年 | 工学 |
机械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包装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应用化学 | 四年 | 理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工学 | |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环境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
产品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
工业设计 | 四年 | 工学 | |
美术学(师范) | 四年 | 艺术学 | |
公共艺术 | 四年 | 艺术学 | |
江南大学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经济学 |
金融学 | 四年 | 经济学 | |
工业工程 | 四年 | 管理学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会计学 | 四年 | 管理学 | |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 轻化工程 | 四年 | 工学 |
纺织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
表演 | 四年 | 艺术学 | |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四年 | 工学 |
工程管理 | 四年 | 工学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江南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四年 | 法学 |
社会工作 | 四年 | 法学 | |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四年 | 文学 |
日语 | 四年 | 文学 | |
江南大学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理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理学 | |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文学 |
教育技术学(师范) | 四年 | 理学 | |
小学教育(师范) | 四年 | 教育学 | |
音乐学(师范) | 四年 | 艺术学 | |
舞蹈编导 | 四年 | 艺术学 | |
江南大学药学院 | 制药工程 | 四年 | 工学 |
药学 | 四年 | 理学 | |
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 | 护理学 | 四年 | 理学 |
临床医学 | 五年 | 医学 | |
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四年 | 工学 |
数字媒体艺术 | 四年 | 艺术学 | |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 -------- |
江南大学体育部 | -------- | --------- | -------- |
江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江南大学北美学院 | -------- | -------- | -------- |
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 | -------- | -------- | ------ |
江南大学至善学院 | --------- | -------- | -------- |
类型 | 项目名称 | 承担学院 | 年份 |
---|---|---|---|
国家级 人才培 养模式 创新实 验区 | 艺术设计复合型优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设计学院 | 2007年 |
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 学生工作处 | 2007年 | |
江南大学创业教育实验区 | 学生工作处 | 2008年 | |
生物工程专业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 生物工程学院 | 2008年 | |
国家级 实验教 学及实 践教育 中心 | 江南大学-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食品学院 | 2011年 |
江南大学-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食品学院 | 2012年 | |
江南大学-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 | 生物工程学院 | 2012年 | |
江南大学-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食品学院 | 2012年 | |
江南大学-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 生物工程学院 | 2011年 | |
江南大学-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 | 纺织服装学院 | 2011年 | |
国家卓 越工程 师教育 培养计划 | 纺织工程 | 纺织服装学院 | 2010年 |
生物工程 | 生物工程学院 | 2010年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学院 | 2010年 | |
制药工程 | 医药学院 | 2011年 | |
物联网工程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2011年 |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 机械工程学院 | 2011年 | |
包装工程 | 机械工程学院 | 2013年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2013年 | |
自动化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2013年 | |
国家级 特色专业 | 动画 | 数字媒体学院 | 2007年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学院 | 2007年 | |
生物工程 | 生物工程学院 | 2007年 | |
工业设计 | 设计学院 | 2008年 | |
纺织工程 | 纺织服装学院 | 2008年 | |
艺术设计 | 设计学院 | 2009年 | |
自动化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2009年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2009年 | |
制药工程 | 医药学院 | 2009年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2010年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2010年 | |
环境工程 |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 2010年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纺织服装学院 | 2010年 | |
生物技术 | 生物工程学院 | 2011年 | |
物联网工程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2011年 | |
国家级 精品课程 | 食品工艺学 | 食品学院 | 2003年 |
机织原理 | 纺织服装学院 | 2007年 | |
食品化学 | 食品学院 | 2008年 | |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 生物工程学院 | 2008年 | |
食品工程原理 | 食品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2009年 | |
纺纱原理 | 纺织服装学院 | 2009年 | |
生化工程 | 生物工程学院 | 2009年 | |
教育技术学(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 | 人文学院 | 2009年 | |
微生物遗传育种 | 生物工程学院 | 2010年 | |
大学英语 | 外国语学院 | 2010年 | |
人工智能概论(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2010年 | |
省级精 品课程 | 微生物学 | 生物工程学院 | 1993年 |
产品设计 | 设计学院 | 1993年 | |
无机及分析化学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1993年 | |
大学物理 | 理学院 | 1993年 | |
化工原理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1995年 | |
高等数学 | 理学院 | 1995年 | |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 机械工程学院 | 1995年 | |
包装设计 | 设计学院 | 1995年 | |
食品化学 | 食品学院 | 1995年 | |
食品工艺学 | 食品学院 | 1998年 | |
物理实验 | 理学院 | 1998年 | |
工程力学 | 机械工程学院 | 1998年 | |
电工学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1998年 | |
纺织材料学 | 纺织服装学院 | 1998年 | |
机械制造基础 | 机械工程学院 | 1998年 | |
信号与系统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1998年 |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机械工程学院 | 2000年 | |
机械CAD | 机械工程学院 | 2000年 | |
服装设计 | 纺织服装学院 | 2000年 | |
生物化学 | 生物工程学院 | 2000年 | |
发酵原理 | 生物工程学院 | 2002年 | |
工业设计应用人类工程学 | 设计学院 | 2002年 | |
纺织材料学 | 纺织服装学院 | 2004年 | |
谷物科学原理 | 食品学院 | 2004年 | |
普通物理 | 理学院 | 2004年 | |
食品化学 | 食品学院 | 2004年 | |
无机及分析化学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2004年 | |
西方经济学 | 商学院 | 2004年 | |
现代教育技术 | 人文学院 | 2004年 | |
艺术设计专业主干课程群 | 设计学院 | 2004年 | |
现代教育技术 | 人文学院 | 2006年 | |
图形设计 | 设计学院 | 2006年 | |
机织原理 | 纺织服装学院 | 2006年 | |
食品化学 | 食品学院 | 2006年 | |
发酵工艺及设备 | 生物工程学院 | 2006年 | |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 生物工程学院 | 2008年 | |
信号与系统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2008年 | |
食品工程原理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2008年 | |
微生物学 | 生物工程学院 | 2008年 | |
纺纱原理 | 纺织服装学院 | 2008年 | |
景观艺术设计 | 设计学院 | 2008年 | |
无机及分析化学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2008年 | |
人工智能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2008年 | |
大学英语 | 外国语学院 | 2008年 | |
心理学 | 人文学院 | 2008年 | |
西方经济学 | 商学院 | 2010年 |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 2010年 | |
微生物学(食品) | 食品学院 | 2010年 | |
纺织品染整 | 纺织服装学院 | 2010年 | |
微生物遗传育种 | 生物工程学院 | 2010年 | |
药理学 | 药学院 | 2010年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法政学院 | 2010年 | |
省级双 语教学 示范课程 | 生物技术基础/Notes in Biotechnology | 生物工程学院 | 2008年 |
纺织材料学/Textile Material | 纺织服装学院 | 2008年 | |
无机及分析化学/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2009年 | |
数控技术/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 机械工程学院 | 2010年 | |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2010年 | |
省级实 验教学 及实践 教育中心 | 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2005年 |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2007年 | |
纺织服装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 纺织服装学院 | 2007年 | |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 机械工程学院 | 2007年 | |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 理学院 | 2007年 | |
食品发酵实验教学中心 | 食品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 2009年 | |
纺织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 | 纺织服装学院 | 2009年 | |
产品设计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 设计学院 | 2009年 | |
数字化语言实验教学中心 | 外国语学院 | 2009年 | |
物联网工程综合训练中心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2011年 | |
经济管理综合训练中心 | 商学院 | 2011年 | |
机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机械工程学院 | 2012年 | |
制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药学院 | 2013年 | |
省级品 牌专业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学院 | 2006年 |
生物工程 | 生物工程学院 | 2006年 | |
工业设计 | 设计学院 | 2006年 | |
自动化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2010年 | |
纺织工程 | 纺织服装学院 | 2010年 | |
轻化工程 | 纺织服装学院 | 2011年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2006年 | |
艺术设计 | 设计学院 | 2006年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纺织服装学院 | 2010年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2010年 | |
应用化学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2011年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2011年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2011年 | |
环境工程 |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 2011年 | |
省级品 牌专业 建设点 | 电子信息工程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2012年 |
包装工程 | 机械工程学院 | 2012年 | |
教育技术学 | 人文学院 | 2012年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食品学院 | 2012年 |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照《江南大学章程》,开展自主办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校以“笃学尚行,止于至善”为校训,以“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为办学理念,以建设“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协调发展、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社会美誉度高,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坚持“选择性卓越”的学科建设理念,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设有18个学院(部),包括:食品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商学院、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学院、药学院、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和体育部。涵盖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9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和二级重点学科5个;建有设计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4个,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3个。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3393人,其中专任教师2137人(含研究生导师1203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人员比例63.8%,博士学位人员比例68.9%,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人员比例42.1%。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引进人才”入选者15人、“*”入选者19人,教育部“*奖励计划”教授2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与“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8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部省级创新团队4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