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本科学校名单【29所】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四川大学 | 教育部 | 成都市 | 本科 | |
2 | 西南交通大学 | 教育部 | 成都市 | 本科 | |
3 | 电子科技大学 | 教育部 | 成都市 | 本科 | |
4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本科 | |
5 | 成都理工大学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本科 | |
6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本科 | |
7 | 西华大学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本科 | |
8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本科 | |
9 | 四川师范大学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本科 | |
10 | 西南财经大学 | 教育部 | 成都市 | 本科 | |
11 | 成都体育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本科 | |
12 | 四川音乐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本科 | |
13 | 西南民族大学 | 国家民委 | 成都市 | 本科 | |
14 | 成都大学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本科 | |
15 | 成都工业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本科 | |
16 | 四川旅游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本科 | |
17 | 成都东软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本科 | 民办 |
18 |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本科 | 民办 |
19 |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本科 | 民办 |
20 | 四川传媒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本科 | 民办 |
21 |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本科 | 民办 |
22 | 成都文理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本科 | 民办 |
23 | 四川工商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本科 | 民办 |
24 |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本科 | 民办 |
25 | 成都医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本科 | |
26 |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本科 | 民办 |
27 | 成都师范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本科 | |
28 |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本科 | 民办 |
29 | 吉利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本科 | 民办 |
成都专科学校名单【29所】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专科 | |
2 |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专科 | 民办 |
3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专科 | |
4 |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专科 | |
5 |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专科 | |
6 |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专科 | |
7 |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专科 | |
8 |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专科 | |
9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专科 | |
10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专科 | |
11 |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专科 | 民办 |
12 |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专科 | 民办 |
13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专科 | |
14 |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专科 | |
15 |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专科 | 民办 |
16 |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专科 | 民办 |
17 |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专科 | |
18 |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专科 | |
19 |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专科 | 民办 |
20 |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专科 | |
21 |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专科 | |
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专科 | 民办 |
23 |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专科 | 民办 |
24 |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专科 | 民办 |
25 |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专科 | 民办 |
26 |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专科 | |
27 |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 | 四川省教育厅 | 成都市 | 专科 | 民办 |
28 |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专科 | |
29 |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专科 |
1、成都理工大学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创办于1956年3月15日,由国务院批准建立,3月27日,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同时抽调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部分干部教师组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建校当年即开始招收本科生。学校组建后,原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系、二系部分、三系整体,先后成建制迁入。成都地质勘探学院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60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学校成为国家恢复学位制度后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合并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2000年划转地方,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2010年11月3日,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成都理工大学协议。2017年9月,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批权。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治学理念和“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
学校位于成都市市区,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用地2887亩,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5579人,其中在校本科生29827人,全日制研究生4847人。设有17个教学学院、1个沉积地质研究院、1个地质调查研究院、1所独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简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54年转为地方建制,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1956年,学校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学校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拥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和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校园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现设有17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有20000余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2000余名研究生,有6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13名省级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有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9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近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3项。学校借鉴国际CDIO工程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中国西部高校唯一的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
3、成都中医药大学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名成都中医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在*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原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并入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50多年的建设,成都中医药大学已经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兼有理、工、管、文、农、教等多学科相关专业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四川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800亩,有16个学院、3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2万人,其中研究生2000余人。
学校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
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妇科学),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31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等。
学校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者600余人,博士、硕士生导师400余人。其中“国医大师”2人,“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首届高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8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7人,四川省教学名师8人,首届四川省十大名中医4人,第二届四川省十大名中医6人。
学校一贯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坚持“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让学生得到发展机会、让学生增强发展动力”的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技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级中医药人才,其中有新中国第一批中医学、中药学本科毕业生和中医药硕士研究生、新中国第一位中药学博士、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和第一位五官科学博士。多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形成了具有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由学生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中医学与辩证法》已出刊3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