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北民族大学在北京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西北民族大学在北京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42分到500分,录取位次在32532名到7678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西北民族大学北京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北京录取人数。
1、西北民族大学在北京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1985名;
2、西北民族大学在北京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9265名;
3、西北民族大学在北京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4836名;
4、西北民族大学在北京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2532名;
5、西北民族大学在北京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9336名;
1、西北民族大学在北京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2 | 北京 | (化) | 本科 | 464 | 31985 | 1 |
2022 | 北京 | (不限) | 本科 | 481 | 29265 | 1 |
2022 | 北京 | (史) | 本科 | 505 | 24836 | 2 |
2、西北民族大学在北京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1 | 北京 | (化) | 本科 | 442 | 32532 | 1 |
2021 | 北京 | (不限) | 本科 | 466 | 29336 | 1 |
2021 | 北京 | (史) | 本科 | 480 | 27338 | 2 |
3、西北民族大学在北京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0 | 北京 | (化) | 本科 | 472 | 32264 | 1 |
2020 | 北京 | (不限) | 本科 | 487 | 29775 | 1 |
2020 | 北京 | (史) | 本科 | 493 | 28700 | 2 |
4、西北民族大学在北京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19 | 北京 | 理科 | 本科 | 465 | 24448 | 2 |
2019 | 北京 | 文科 | 本科 | 505 | 7678 | 2 |
5、西北民族大学在北京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18 | 北京 | 理科 | 本二 | 472 | 24223 | 2 |
2018 | 北京 | 文科 | 本二 | 500 | 8815 | 2 |
西北民族大学坐落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隶属于国家民委,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甘肃省确定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学校肇始于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建的民族学院,后民族学院并入延安大学,1949年延安大学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1950年8月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基础上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设有西北新村校区、榆中校区和附属医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校园总面积1776余亩,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图书文献等406万余册/件(含电子图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5亿余元。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黄土地”和“黄河”为表征,以“朴实无华,甘于清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和“志存高远,奔流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西北民族大学精神,为国家培养了19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设有25个教学科研单位,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个门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3个,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现有师生3万余人。学校拥有“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1个,“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6人;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7个,在甘肃省“双一流”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