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衢州学院在贵州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衢州学院在贵州录取最低分大约在315分到416分,录取位次在175045名到21291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衢州学院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贵州录取人数。
1、衢州学院在贵州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9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95776名;
2、衢州学院在贵州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7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2343名;
3、衢州学院在贵州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2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5467名;
4、衢州学院在贵州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1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5677名;
5、衢州学院在贵州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1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75045名;
1、衢州学院在贵州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2 | 贵州 | 本二 | 396 | 95776 | 125 |
2022 | 贵州 | 本二 | 511 | 22313 | 15 |
2、衢州学院在贵州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1 | 贵州 | 本二 | 373 | 122343 | 125 |
2021 | 贵州 | 本二 | 521 | 21381 | 15 |
3、衢州学院在贵州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20 | 贵州 | 本二 | 427 | 85467 | 125 |
2020 | 贵州 | 本二 | 508 | 21373 | 15 |
4、衢州学院在贵州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19 | 贵州 | 本二 | 413 | 85677 | 125 |
2019 | 贵州 | 专科 | 315 | 175045 | 10 |
2019 | 贵州 | 本二 | 503 | 21291 | 15 |
5、衢州学院在贵州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省份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人数 |
---|---|---|---|---|---|
2018 | 贵州 | 本二 | 419 | 88670 | 130 |
2018 | 贵州 | 专科 | 327 | 168452 | 30 |
2018 | 贵州 | 本二 | 525 | 24613 | 10 |
2018 | 贵州 | 专科 | 416 | 84480 | 10 |
衢州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85年的浙江工学院浙西分校(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衢州学院。2013年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2015年获批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被列为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院校。学校获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重才爱才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学校、省高校平安校园、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坐落于素有“南孔圣地”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校园占地863亩,设有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业学院、体育工作部等10个学院(部),开设涉及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28个,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7769人。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课程78门,入选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试点专业1个。校舍总建筑面积2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0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03万余册。设有附属学校教育集团1个。近年来,学校立足“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发展定位,致力于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教职员工691人,专任教师50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61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6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69人。柔性引进院士团队1个、国家“引才计划”人才1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