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库> 教育新闻> 正文

福建省安溪县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纪实

2023-07-16 00:01:00 文/高考志愿库

福建省安溪县祥华乡聪明学校是一所普通公办完小校,距离安溪县城98公里、华安县城40公里,是该县最偏远的农村小学。近年来,该校上演了一件件“稀奇事”:外地学生纷纷回流,在校生人数逐年攀升!

该校校长苏建顺介绍,仅今年秋季学期,就有19人从外地或县城返乡就读;近3年在校生人数分别是268人、320人、371人,每年竟然都增加了数十人!

这样的“稀奇事”发生在安溪县农村校并不稀奇。同样位于偏远山区的安溪县长坑第二中心小学,也是一所普通完小校,近3年在校生人数分别是626人、693人、732人,其中寄宿生分别为187人、209人、236人。

“学生人数持续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外出打工的村民不再将孩子带进城市就读,学生外流的现象大大减少;二是外出就读的学生陆续回流。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老百姓对本地的教育更加认可。”安溪县长坑第二中心小学校长陈才贵说。

现今在安溪县长坑第二中心小学四年级就读的陈湘楠,尽管父母仍在外地打工,但他今年还是从重庆市九龙坡区的一所实验小学转了回来。陈湘楠说:“听人说家乡的学校越办越好,父母就决定将我转回来读书。回来后,我发现学校比过去更漂亮,寄宿条件也好,老师对我也很关心,我喜欢在这里上学。”

这,只是安溪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一个缩影。稍微了解安溪的人便会知道,安溪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当地有着“外安溪”、“内安溪”之说,全县拥有115万人口,上世纪80年代曾是福建省最大的国定贫困县,教育体量大、底子薄、欠账多,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着实不易,至于普通农村校学生回流、生源攀升更属难得。

资料显示,安溪是泉州市幅员最辽阔的县份,其县域东西长74公里,南北宽63公里,总面积3057.28平方公里。安溪还号称中国茶都,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发源地,位居中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可以想见,在如此幅员辽阔的山区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何其难也!

福建省政府教育督导办有关负责人在实地了解安溪义务教育发展后,对该县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给予了高度评价。该负责人表示,安溪县二元结构鲜明,内外有别,教育布局点多线长,在这种背景下能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可以说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示范作用。

不过,现实就是这么喜人,安溪县近年来教育的巨大变化令人惊讶与赞叹,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切实实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安溪县委书记朱团能说,自2010年实现“双高普九”以来,安溪县委、县政府坚持资源整合与补差原则,把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作为推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和质量提升的有效载体,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围绕资源均衡配置、师资配置均衡和入学机会均等三个要素,实施“兜网底,托底部”,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边远学校的扶持,拉伸补齐教育短板,保障每一所学校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标准,有效提升了城乡教育、内外半县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

加大教育投入,全面吹响城区扩容、农村“改薄”及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号角”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山区教育来说,这个“米”就是教育投入,“炊”就是好学校、好师资。只有政府不折不扣地加大教育投入,以县教育局局长为代表的“巧妇”,才能实现让孩子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嬗变。

安溪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有米才可炊”的山区人口大县。目前,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489所,在校生190066人。其中,小学222所、初级中学3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职校初中部1所、特教学校1所,以及完全中学11所(含民办完全中学1所)。教育体量如此之大,又是有着24个乡镇的山区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难度大、难啃的骨头多。

可喜的是,安溪县委、县政府对教育“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并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力量,把教育真正摆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

仅今年以来,安溪县委书记朱团能就先后深入到全县15所中小学调研,县长高向荣21次带领县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深入到龙涓、祥华、蓝田、福田等边远山区17个乡镇48所中小学现场办公,解决最迫切的教育问题。此外,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分管、联系教育的领导深入全县24个乡镇跟进督查、指导工作,强力推进城区扩容、农村“改薄”及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落实。

县委、县政府等领导如此重视,各乡镇对待教育自然殷勤。在安溪,一些乡镇的书记、镇长会主动跑到县里,向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和教育局长汇报、沟通有关教育工作进展与发展情况。

安溪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从金火中学扩容一事上也可见一斑。过去,安溪县金火中学占地面积只有25.5亩,没有运动场所。由于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外来生源的不断涌入,金火中学逐年“挤”了起来,该县决定扩大该校的办学容量。为此,县政府对学校周边进行综合改造,拆除民房48幢,投入近1亿元用于拆迁征地与百姓安置,学校校园面积扩展到78亩,有了300米环形跑道的塑胶运动场。

此事引发了当地老百姓对县委、县政府的交口称赞。金火中学校长李立承说:“若将这块土地拍卖,政府至少可赚2亿元,但政府将这块地无偿用于教育,反而斥资1亿元,这一进一出,政府少了好几亿元。这充分证明政府办好教育的决心与魄力,安溪的教育已踏上了高考志愿库道,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事实上,安溪县的教育投入“大手笔”、“大动作”十分频繁,一系列教育发展难题迎刃而解。据介绍,自2010年以来,县级以上资金投入9.36亿元,新建校舍61万平方米,其中农村学校校舍39.8万平方米;县级以上资金投入2.04亿元,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和内部设施配套。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十分踊跃。近5年来,共接受社会捐资人民币2.1亿元,用于改扩建教学楼、师生宿舍楼、运动场馆和学校附属设施等,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在教育大投入的“保驾”下,全面吹响的号角取得了大胜利:全县校安工程项目212个,建筑指标29.18万平方米,实际建筑面积37.2万平方米!在城区扩容方面,自2011年以来新建小学5所,扩建小学6所、中学4所,新增学位25147个!在薄弱校建设方面,自2012年以来改造项目28个,总建筑面积达26290平方米!在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方面,自2010年以来县财政投入4620万元,使未达标的51所初中、222所小学实现标准化!目前,全县所有初中、小学100%建成标准化学校!

“办好山区教育,领导重视是前提也是关键。只有落实‘政府主导、部门协调’,才能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才能迅速缩短城乡教育差距,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安溪县政府县长高向荣说。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极大地改善了安溪县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学校的“硬件均衡”,为推进“软件均衡”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化师资队伍,驾驭纳新补缺、轮岗分流、改革人事制度“三驾马车”

义务教育均衡,关键在于师资的均衡,在于各校都有一大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水平教师。

近年来,为了推动师资的均衡,安溪县教育系统可谓“吾将上下而求索”。安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刘锦川说,安溪县是山区大县,过去教师流动难,教师结构性、区域性矛盾比较突出,“我们便结合安溪的教育现状与实际,以纳新补缺、轮岗分流、改革人事制度‘三驾马车’促师资均衡配置。”

据介绍,安溪县教师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段教师结构矛盾。初中规模萎缩,教师严重超编;小学生人数剧增,教师严重缺编;二是学科教师结构矛盾。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等学科教师超编,而初中、小学信息技术、地里、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缺编。

这种在山区县普遍存在的既“超编”又“缺编”的矛盾,如何才能有效破解?

安溪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纳新补缺与轮岗分流!

安溪县政府副县长丁建铭介绍,在县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大背景下,全县2011年以来招聘了444名新教师,其中初中教师38人、小学教师398人、特教教师8人,80%以上新聘教师安排到农村缺编中小学任教。今年,县政府还拨出专项资金480万元,招聘了合同制新教师304人(主要是小学紧缺学科教师),返聘退休教师36人,有效弥补了师资缺额问题。

新教师并非招来了事,其使用大有学问。安溪县教育局长王佳敏说,“除了部分新教师留在县直学校学习外(岗位已分配到乡镇学校),其余新教师全部安排到乡镇中心校或平原地区大校。这些分配到乡镇及以下学校的新教师,再轮流到县城跟岗学习锻炼。”

安溪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赖加团在一旁补充说:“直接把新教师安排到偏远的农村校工作,不利于新教师的成长。安溪对新教师的配置,不仅考虑要怎么留住新教师,而且要让新教师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

为了解决初中部分学科教师富余问题,安溪县采取“自愿报名、定岗考试、组织培训”的方式予以分流。赖加团主任介绍,自2012年以来,共分流260多名初中超编学科教师到小学担任相应学科教学工作。其中,分流81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到小学任教,使全县小学英语开课率从2011年的45%提高到100%。

过去,安溪县教师配置还存在区域性矛盾:城区和边远山区学校教师缺编,城区周边学校超编;感德、龙涓等人口剧增的乡镇,小学教师缺编严重。这又该如何破解?

安溪县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创新人事制度改革,推动教师合理流动!

创新人事制度改革之一是设置“浮动岗位”。即教师交流到新的单位,在新单位没有职称聘任职数的情况下,交流的教师仍可保留原职称4年。安溪县教育局领导说:“此举直接解决了教师合理流动的后顾之忧,推动了城区、乡镇两类区域校际交流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据介绍,从2013年起,安溪县城区中小学已通过自愿申请与电脑排位相结合的方式,选出69名教师进行异校交流,且人走人事关系也走,城区区域内教师循环、流动机制已渐成气候。,安溪县还从蓝田中心小学等4所乡镇超编学校选调32名教师到邻近缺编学校任教。

创新人事制度改革之二是设置“特殊岗位”。即教师到指定岗位工作2年,已评未聘的职称予以优先聘任,工作满5年后,则可带着聘任的职称回到原单位工作。安溪县教育局领导说:“此举旨在有效引导超编学校的教师向缺编学校、边远学校流动,让农村学校也有好老师。”

“特殊岗位”做法带来了特殊效果。安溪县教育局初教股长陈选斌介绍,2012年,该县成功选派60名小学“特岗教师”到感德中心学校、龙涓中心学校支教5年;,3名初中教师被选派到距离县城100多公里的庄山学校支教5年!

此外,该县出台了《安溪县城乡教师对口交流暂行实施办法》,有效推动了教师的合理流动,对解决教师区域性矛盾“立下了汗马功劳”。

该办法明确规定:城区中小学与农村薄弱校每年选派同等数量和相应学科的教师进行对口交流,一两年的交流期满后,重新确定对口交流学校与教师。各中心学校也相应推行中心小学、平原校对边远小学支教服务制度。

“安溪县制定了科学的对口交流教师考核方案,加强交流教师的管理与考核,考核结果与该教师的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绩效工资等挂钩,促进了农村学校师资整体素质的提升,托起了农村学校这一‘底部’。”安溪县教育局局长王佳敏介绍,截至秋季学期,全县小学、初中教师近3年交流人数分别为1048人、563人,分别占应交流人数的59.1%、37.1%。

给力内涵建设,教育部门牵头演奏加速师资培养与优质资源辐射的“二重唱”

安溪县义务教育中小学校100%标准化了,城区、乡镇两类区域教师基本均衡配置了,接下来该做什么?

对此,安溪县教育局局长王佳敏的思路清晰:不遗余力地抓内涵建设!而且,必须由教育部门来牵头,以加速师资培养与优质资源辐射为抓手,与学校一道“开锣唱大戏”。

“三培育工程”就是安溪县加速师资培养的产物。所谓“三培育工程”,就是实施名教师、名班主任和名校长的培育工程,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专家型、学者型的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

“我们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培训相结合,分层次开展校长轮训、中层干部轮训,而且培训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着力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王佳敏说。

比如,2013年,安溪县组织全县中学校长到华东师大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进行高端培训;,分批组织全县中学、小学系列的教务(导)处、政教处、德育处、保卫处、办公室等各处室主任、基层小学校长到福建教育学院进行研修培训。每学期,安溪县还从基层学校选调五六名年轻干部到县教育局机关跟班学习,拓展学校领导干部的视野,丰富工作阅历。

“据我了解,安溪县选送教师外出培训的力度,不论是从人数还是类别上,在全省都是比较少见的。”福建教育学院副院长黄家骅教授说。

与之配套的“县级名师工作室”、“教研共同体”、“县级名师培育示范学校”、“县级名师实践基地学校”等,则是安溪县加速师资培养的阵地。

“依托这些阵地,我们经常举办教学展示、互动研讨活动,发挥名师团队的示范、激励、辐射作用;经常组织中小学名师、骨干教师等送教下乡,并与基层学校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等活动……”安溪县教育局领导说,通过外出培训、跟班学习、送教下乡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提高了师资整体素质,加速了教师的成长,进一步促进了全县师资均衡。

安溪县教育优质资源的辐射远不止于名师个体的辐射,还在于城乡优质校与薄弱校之间“对口帮扶”、“捆绑考核”、“委托管理”等三种模式的共同发展。

安溪县教育局领导介绍,安溪县创新管理机制,发挥优质学校与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对口帮扶”。安溪建立了校际联动机制,建立了城区学校、优质学校联系薄弱学校制度。每所学校对口帮扶一两所薄弱学校,并将帮扶成效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之一,此举有力地促进了师资的均衡配置。二是“捆绑考核”。建立完善学校“小片区”管理模式,以片区内优质校为龙头捆绑周边学校,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此举带动提升了一般校办学水平。三是“委托管理”。遵循“职责授权、资源统调、多元扶持、分年评估”的原则,将一些薄弱校委托给优质校管理,此举促进了农村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的迅速提高。

种种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安溪各中小学办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渐渐呈现出“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的办学良好氛围。比如,安溪县第六小学,不仅自编了本校国学校本教材《国学养正》和办学特色教材《让爱生长》,而且还定期公开出版发行《凤凰花开》、《骄子心声》等刊物。2013年9月才投入使用的安溪县第十二小学,已在校内建成了“博苑少年宫”,向学生免费开放南音室、茶艺表演室、剪拼刺绣室、鼓号室等十多个专用活动室。

安溪县魁斗中心学校还自主开展了“农村小学超小班教学实践研究”,并在溪东小学和东洋小学进行探索实践。“我们的实践理念是‘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幸福每一个’,努力探索形成超小班教学特色的生动课堂,真正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安溪县魁斗中心学校校长蔡坤耀说。

城镇学校有校本教材与校刊、新建学校开放少年宫、中心学校搞课题研究、宿舍与走廊摆放图书……行走在茶乡安溪,看安溪教育发展,简直让人惊喜连连。

着眼孩子成长,做到城区入学机会均等、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双管齐下”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城乡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使教育这一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真正深入民心、深得民心。”教师出身的安溪县县长高向荣说,办教育、办学校,必须着眼孩子成长,必须让孩子幸福快乐成长,所以在管理上要讲究“双管齐下”,即城区入学机会均等、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

高向荣县长认为,城区入学机会均等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城区孩子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机会均等;二是同一片区孩子接受同等优质教育。

“为此,安溪县坚持‘城市成长、教育先行’,聘请省教育设计院对中心城区教育资源进行前瞻规划、合理布局,为城区学校发展留足空间,让城区的孩子上学不再拥挤。”高向荣说。

据介绍,自2011年以来,城区新建小学占地均在40亩以上,还加大了城区学校的改扩建以实现扩容,并将部分郊区村小“抬籍”升格为县直小学。目前,安溪县有实验小学、第二小学、第三小学等以数字编号的16所优质小学,合理地分布在安溪城区及周边,使城区的学位能基本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需求。

安溪县教育局领导苏杷木介绍,为了使同一片区孩子接受同等优质教育,安溪县全面实行阳光招生。从2013年起,城区小学招生意见均经县长办公会研究确定,然后在安溪县电视台、报纸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此外,安溪县注重保障同一学校孩子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明令禁止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快慢班。2012年秋季学期起,城区初中、小学一年级新生实行电脑派位编班,邀请教育系统政风行风监督员、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现场监督,县教育局纪检组全程督查,坚决杜绝“择班”“择师”现象。

对于农村孩子而言,教育公平主要是在家门口就能有学上、上好学。据介绍,安溪县把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近3年来共投入1277万元,改造69所寄宿制学校食堂,为61所寄宿制学校配备空气能热水器等生活设施,并给予寄宿生一定的生活补助。目前,安溪县所有寄宿制中小学校均设有食堂、配有热水器,还聘有专门的保育老师或生管老师。

安溪县科名中学现有学生143人,学生100%寄宿在校,这在全国农村中学中都极为罕见。该校初三学生黄艺强的家就在学校附近,步行几分钟就可到家,但他依然选择了寄宿。“在学校寄宿生活方便,吃住都挺温馨,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参加文体活动。”黄艺强说。

走进安溪县长坑第二中心小学的宿舍,除了可见学生床铺及生活物品摆放整齐外,还可见到放着大量书籍的书柜,以及一部固定电话。“每一间宿舍都安装了电话,泉州地区内可免费拨打,方便学生与家长联系交流。”该校校长陈才贵说。

地处安溪县边远山区的龙涓乡内灶小学,学生大多都寄宿在校,住在学校的教师无偿担任生管教师。从平原校交流到该校的林幼芬老师,自发担任了女生宿舍生管教师。“山区的孩子很质朴与纯真,与他们相处很愉快,尽管很辛苦但也很幸福。”林幼芬老师说。

由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温馨与贴心,不少外出打工的农村家长纷纷把孩子留在家乡上学。王佳敏局长说:“安溪县已经适时复办了一些原先已经撤并而今生数回升的小学,目前已复办教学点15所、完小4所,这也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意外收获。”(一凡)

安溪教育崛起正当时

行走在内安溪,时而翻山越岭,时而盘山环绕,放眼望去皆是连绵起伏的茶山。香飘海内外的世界名茶??安溪铁观音,便产于此。这里的高山、气候与土壤适宜种茶,但在安溪这个山区县办教育却是困难重重、挑战巨大,恰如在八闽大地修路必定要频繁地逢山开道、遇水架桥。

困难重重绝非虚言,挑战巨大更非推诿。安溪有115万人口,辖24个乡镇,曾是福建省最大的国定贫困县,教育体量大、底子薄、欠账多。面对现实,安溪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何其难也?

令人欣慰的是,安溪县委、县政府领导高瞻远瞩,敢拼会赢,不仅对教育情有独钟,而且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视教育为安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与引擎。安溪县委书记朱团能、县长高向荣一年中几十次深入中小学调研与现场办公,这在全省都极为少见!至于教育投入,更是在安溪县历史上前所未有,仅仅为了金火中学扩容,建设运动场,就拆迁民房48幢征地50亩,不卖地反而贴补1亿元,其力度在全省都极为罕见!

在教育投入充足的大前提下,教育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离不开一支风清气正、深谙教育的人“掌舵”。就今天的安溪教育取得的成果来看,安溪县教育局真正汇聚了一批视野开阔、长袖善舞且爱教育、懂教育的“内涵人”。比如,纳新补缺与轮岗分流,有效解决“超编”与“缺岗”的矛盾;新教师的使用与培养,既考虑留住人才补缺,又注重发挥新教师新鲜血液的作用;城乡的教育公平因地制宜,城区确保入学机会公平,农村办好寄宿制学校;等等。这些创新而实用的做法,是他们教育智慧的结晶,更是“一片丹心照教育”的具体体现。

在安溪的两三天里,我们马不停蹄地走了8个乡镇、20余所中小学,所见、所闻皆让人耳目一新,引人夸赞。在城区周边,以数字编号的近30所中小学崭新、漂亮、似花园,教学大楼等楼宇宏伟大气,各种功能室及硬件设施一应俱全,能满足城区孩子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00%就近入学。农村校也是一片生机,各类教育用房齐全,寄宿制学校办得一片红火,有的学校竟然100%的学生在校寄宿,连家在学校周边的学生也喜欢住校,而且出现外出就读学生“回流”。如今,安溪人可以挺直腰杆地说:安溪全县所有初中、小学100%建成了标准化学校!

安溪教育崛起正当时。安溪虽是山区,师资的引入与培养却坐上了动车。近年来,先后招聘在编新教师444人、合同制新教师304人。这个力度可不小啊,有的县(市)招聘二三十名新教师还得费尽心思、来回折腾,可安溪竟有如此“大手笔”。在培养方面,安溪盘活内部资源、引入外来力量,让中小学教师发展有了平台、成长有了希望。事实上,不少中小学名校长、名教师、名学科带头人已经在全市、全省“已露尖尖角”,带动了安溪县教育教学质量的迅速提升。

当前,安溪教育已经脱贫致富,今非昔比,蓬勃发展且呈现出崛起之势。不少人预见,三五年之后,安溪教育又会有一个了不起的飞跃。那时,教育将给安溪带来更大的惊喜、更多的机遇。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

图文推荐

列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