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库> 教育新闻> 正文

还原小学语文的“生活课堂”

2023-07-07 13:50:49 文/高考志愿库

近日在北大中文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全国各地有一半以上的语文老师是不合格的。作为一个从教十多年的语文老师,看到之后,不禁陷入深深的思索,语文教学如此“不得人心”?语文教学法虽不断进行探索,但多年的积累有误区。语文教学应该是怎么样的?结合开展综合实践课堂的体会与收效,就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化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激发语文课趣味

在询问不同班级、不同语文老师的很多学生后,得到的答案很让人失望。语文本来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特别是小学语文,但许多老师把它弄得生硬,没有任何意思,学生感受不到其中的趣味。语文老师只注重了课本中的“课”,缺失了“本”,缺少了人文关照,把语文课上成只有知识的传授,没有生活的气息。很多专家学者和课堂实践者多次提出语文课堂要“活”起来,但在老师主观和教育客观效应的多重影响下,语文课堂依然循规蹈矩“悄无声息”。语文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是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也许会有很多语文老师大半生都走过来了,他还在固执地认为,教语文只是为了叫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么简单,而丝毫没有把语文中的那种人文情怀传达给他们。

这种情况在语文教学中并不少见,比如老师讲叶圣陶的文章,开始就讲作者简介,“叶圣陶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但在小学生(包括中学生)的文章中、思想意识中、对课文的理解中,怎么体现出这些内容?在学生没有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没有体会作者的情感,没有把内容变成一种内心体验时,老师已经把鲜活的内容用呆板的知识点替换了。语文课堂是最有意思的课堂,却变成了“皮厚、灌输、难懂”的“嚼蜡、枯燥”课堂,而那些沉重书包中的重复作业更偏离了语文本质。激发语文课的趣味性,使语文课生动有意思,就必须使我们的课堂生活化。

二、语文课中的综合实践使语文课走进生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语文学习生活化,语文课堂生活化”。这里并不是简单地在空间和时间上拓展,也不是散养式,更不是不要老师的主导性。生活化是让课本的知识有生活的气息,生活中的知识有语文的影子,两者相辅相成。让学生学以致用,感受其中的意思。

我在讲授《鸟的天堂》一文时,学生对榕树、对生活中的鸟类、对划船、对自然的乐趣知之甚少,如果逐段讲解,肢解文章,学生知道的只是“大榕树上有很多鸟”而已,学生对文章的美、作者感受到的美,对现实生活中自然认识、探索精神都很难深入理解体会。如何让学生深入走?文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体验、去实践,课堂也能成为“鸟的天堂”??走近教室,学生们在准备上 课、说话、游戏甚至玩闹,踏进教室,学生看到我,都静了下来,我借势诱导:都说学生们活泼聪明,怎么死气沉沉?谁讲个笑话?学生们又议论,然后互相叫着名字,谁谁谁讲得好,教室里热闹起来,我拍拍掌,示意学生静下来,教室里又安静了,接着听学生们的笑话,有几个把全班同学都逗笑了,教室里很热闹。这时我让同学们旅游??设计小组,假定景点,结合课本内容,学生们真的把文章中的情景再现了??很热闹很舒心的一课,学生像摘果子一样抓住了重点词句深入理解了“鸟的天堂”。

三、利用综合性学习使生活融进课堂

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和下册的《走进信息世界》是课内外一体的、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学习,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活动。如《走进信息世界》这个主题,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学习。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开展辩论,如何正确使用媒体,将生活中的知识运用到课堂,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再通过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水到渠成地将生活中的收获融进课堂、融进学习。

语文实践活动课,就是把学生接触和想象到的生活中的情景还原,进而理解。语文老师最大毛病就是不会走入文本来解读,只是肢解式地讲解。所以,学生们节假日、外出旅游、家庭劳作、同学亲人间交流、日常起居、学校开展活动等等生活中的事,都可以设计成课题,在课堂中变化、表现。

语文中的听说读写都在学生生活中慢慢显现,得以应用、练习,语文学习变得有意思,变得轻松,因为生活中有语文,语文课也是学生们成长的生活园地。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北师大小学语文天地十一教学设计汇总篇

小学语文5年下《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集锦】

关于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文《识字三》的教学设计【荐读】

小学语文会摇尾巴的狼教学设计范文精选

《凡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精选

小学语文《杨氏父子》教学设计精华篇

小学优秀语文教师发言稿

图文推荐

列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