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库> 节日习俗> 正文

白城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白城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2023-07-13 18:10:30 文/高考志愿库

白城人把过春节叫过大年或阴历年,有很多讲究,千百年来,形成了当地特有的过年风俗。春节原指正月初一立春日这一天,可春节准备、庆祝活动等早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白城民间过年从腊月开始置办年货,进行一系列准备,进行吃年夜饭、守岁、拜年、迎财神等种种风俗活动,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灯、放烟火狂欢,直至农历二月初二才算圆满结束,历时一个多月。辛苦劳作一年的人们,在过年前后这段时间里,阖家团圆、访亲探友、休闲娱乐、拜神祈福,以各种方式来表达喜悦,期盼来年的好运。活动丰富多彩且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得以集中的展示和表现,成了白城历史文化的浓缩,体现了这一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代的继承和弘扬。年俗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

腊月初八就是年节的开场锣,在吃了美味的腊八粥后,人们就开始为大年作准备。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从这时起到年三十儿前是春节最后的准备阶段,这期间,人们清扫屋尘,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忙忙碌碌,俗称“忙年”。

一、杀年猪

因白城地处科尔沁草原,有着养猪养羊养牛养马的习惯。牛和马经过驯化可耕田骑驾,白城人不轻易宰杀,而猪和羊是白城农村饲养最普遍的家畜。考古学家们发现,至少在两三千年前,生活在嫩江、松花江流域的原始部族,就有了很发达的养猪养羊业。羊一般在水草肥美的七八月份宰杀的多,过春节宰杀的少,而猪基本都在过春节前宰杀。因为猪的适应性强、长肉快、繁殖多,散养圈养都可以,所以农村一直把养猪作为家庭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人家都在院门之侧垒砌猪圈养猪,少者可供自给,多则可出卖换钱,“圈里养着几口大肥猪”被视为家道殷实的标志之一,“肥猪满圈”也是普通农家的美好愿望。

过去,白城养猪虽然很普遍,但一般人家一年到头却难得吃几回猪肉。原因是家里养的猪起码要长过二百斤左右才能“出圈”,即使杀猪一般都是卖了换钱花。只是在五月节(端午节)和八月节(中秋节)才舍得花钱到集市上买几斤肉解解馋。只有到过年了家家户户才能杀猪吃肉。所以过去白城人把“猪肉炖粉条子管够吃”视为很难得的“口福”。

唯独过年(春节)是个例外。进了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准备过年,民间谓之“杀年猪”。东北童谣中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盼望杀年猪吃肉的心情。

杀猪在白城农家算是一件大事,每个村屯里都有擅长杀猪的人,由他们“掌刀”,不仅整得干净麻利,而且把猪的毛、肉和头、蹄、下水、血、骨头等各部分收拾得井井有条,分门别类。杀猪这天,杀猪的人家都要请左邻右舍和亲友前来聚宴,既为联络感情,也是表示庆贺。白城至今还有专门经营“杀猪菜”的饭馆,在某些方面就是沿用民间的这种风俗。

杀年猪是为过年做准备,由于白城民间有正月初一到初五不能动刀剪的习俗,一般在除夕前就把这几天要用的肉料按用途切好剁好,所以大部分肉是按血脖、里脊、硬肋、后?等部分分解成块和灌制的血肠、面肠等一起放进大缸里,用冰冷冻储藏备用,用时拿出来“缓”一下就可以加工了。白城冬季寒冷,年猪肉从腊月存放到二月初也不会变质。精打细算的人家就会把这些肉按“计划”食用,一直到“二月二”吃完猪头,“过年”的整个正月里,都“不断肉吃”。正月结束了,整个猪才算吃完,也标志着这个年结束了。

二、办年货

白城人世世代代都把过年当作一件大事。过年之前要做很多准备,买很多东西,统名之曰“年货”。白城的年货如按大类,可分饮食、衣着、娱乐、装饰等。饮食中大路货如猪、羊肉、鸡鸭、糖果、水果、蔬菜等,这是最普通的;鹿肉、野鸡、冻鱼等则都是外地货;各种海鲜来自大连或更远的山东半岛;现在更有各种深海鱼虾蟹等;而水磨年糕、糖年糕、冷笋、玉兰片之类,则又是江南的东西,各种反季新鲜蔬菜都是来自关外各地。年货中日用品不少,有年画、春联、挂钱儿、剪纸窗花、装饰用或祭祀用的各种材料做成的花,以及衣物布料等;还有来自南方的纸张、竹器、瓷器等等;祭祀用品是旧时年货的大宗,如线香、锡箔、木版印的门神、灶王爷,供佛的花、蜜供等等。娱乐的东西就更多了,如一般人家都要买些扑克,至于骰子、纸牌、麻将等,则是成人的玩具。最热闹的就是卖烟花爆竹、春联挂钱儿的摊子了,人头攒动,讨价还价,不亦乐乎。一进腊月,各闹市皆拥挤不堪,都是买年货的人,但各种东西价钱也都涨了不少,商人趁机做一笔好生意,故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谚语。

三、腊八节

腊八是指每年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的第八天,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春节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就算开始了。固有“送信的腊八粥”民谚流传。“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旧时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汉族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作“佛粥”。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如今即使在白城各家所用材料也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又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白城民间会在腊月初八这天泡腊八蒜,几乎家家都会做,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泡大蒜瓣儿。做法也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如同翡翠碧玉,等到吃大年饺子时开食。

关于腊八蒜的由来,据说也是有点儿说头儿的。进入腊月,年关将至,做生意的也都要清算一下收支,算算账,准备过年。于是收债的就会泡上一些腊八蒜送人。欠债的收到了自然心照不宣:年关了,一年的债务该清算清算了。蒜,“算”同音,用腊八蒜当作催债提示,倒也算是难得的苦心。

四、祭灶王爷

“二十三,糖瓜粘”。我国北方有腊月二十三日用糖果祭灶之俗,在白城民间就流传着祭灶以使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传统说法。我国商朝已有灶神之说。《庄子?达生》篇中有“灶有髻”的记载。司马彪注解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淮南子?记论训》说:“炎帝作火。死而为灶。”高诱注曰:“炎帝、神农,以火德于天下,死祭祖于灶神。”当时祭祖灶神,属纪念性质。

灶王,也是火神。火神的名字叫祝融,或叫回禄。传说中的祝融,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古时腊月二十三日,宫廷用黄羊祭灶,这种祭灶礼仪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相传灶王在家家户户了解人间善恶,每到腊月二十三,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人家善恶。所以,从前有许多灶王庙,家家户户供灶王爷。除少数民族外,汉族人差不多都有祭灶王的风俗。现在白城农村仍然沿袭这个传统,家家户户于腊月二十三在灶前供奉灶王,祈愿灶王保佑家人平安。城里人就是买些灶糖,大人小孩都要吃点,黏黏牙齿,以免乱说话,得罪灶王,灶王上天禀报时不给汇报好事。同时也祈愿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家庭吉祥如意,岁岁平安。灶糖是一种麦芽糖,黏性很大,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中心是空的,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每逢此日,鞭炮极多,俗称过小年,白城人在小年这天的主食大多讲究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

五、除尘扫房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白城人忙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打扫卫生。从腊月二十三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据说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所以白城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以待灶王归来。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白城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擦净门窗,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屋内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有的人家还要刷墙,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六、年夜饭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大年夜的隆重,就在于它处在新旧的时间节点上。人们以喜悦、期盼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年,一切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几乎都集中在这一天举行,全家都要换上新装。

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接年饭。白城人很注重年三十儿这顿年夜饭,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千里迢迢赶回家来。年三十儿早晨,天刚麻麻亮,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淡化了雄鸡的报晓,家家户户就开始忙活起来了,一家人不用吩咐,便各自张罗着忙活着,有人贴春联,有人收拾鸡鱼肉,有人择菜,有人准备早饭。早饭也有讲究的,一般要做发酵类的主食,取“发”之意,大部分人家蒸馒头,也有的蒸豆包,有的在糯米面上撒红豆蒸成年糕。吃完早饭接着忙,平时不舍得吃得好东西,全部拿出来,舍不得花钱买的,都早早买回来,并提前几天陆续收拾准备完毕,只待三十儿晚上动手做一大桌子丰盛的好菜肴。一般再怎么贫寒,也是必要有鱼和鸡的,寓意“连年有余、吉祥如意”。人以五谷为天,粮食是人类的命根子,庄稼是农民的孩子。对于农民,古老的春节与其说是休闲快乐,倒不如说是借助它举行祈祷庄稼丰产、丰收的盛典。年三十儿这顿饭称接年饭,也是农民的祈年饭、感念饭。所以,作为主食的饭也很有讲究,首先在量上要做得多,够全家人年三十儿和大年初一吃的,预祝来年五谷丰登,有饭吃、有衣穿,赢得了一个“年年有余”的吉祥好兆头。接年饭每家都不太一样,有的将黏大米拌上红豆、大枣、葡萄干放在锅里蒸熟,有的用小米淘洗干净后放进煮开的水里,煮熟之后用笊篱捞出来,再放在笼屉上蒸一蒸,使水分被米饭充分吸收。五谷中谷为首,小米是谷子碾出的,用小米象征五谷,祈求来年庄稼丰收,五谷丰登。

吃年夜饭前要举行祭祀。一般人家都要祭祖,长辈将代表祖宗的牌匾安放在供桌上,放上一碗饭和几样菜,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有些人家还要搞一些其他不同发的供奉和祭祀活动。有供奉灶王的,就将接年饭摆到灶王爷面前;还有供奉“天地”神灵的,就将一碗接年饭放到院子下屋(仓库)里。这些都布摆完了,与此同时接年的鞭炮也放完了,就把一个鲜活的新年接进了家门。一家人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围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菜必须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可以荤素一齐上,通常有年禧套路菜。席间,老少互相祝愿、兄弟推杯换盏,尽情享受天伦之乐,这正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有的人家中午就开始接年,有的是午后两三点钟。一般人家多是后者,这样也可以就和就和半夜接神的那顿饺子。入夜,将室内外的灯一齐点起来,屋里屋外一片灯火辉煌。吃过团圆饭,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馅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白城沿江河一带的人家,有的还用鱼肉做馅,象征“年年有余”。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酱油等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吃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有的还把硬币包在饺子里,谁吃到了预示谁在这一年就会交好运。丰盛的“年夜饭”吃完后,一家人团坐吃点心、水果、嬉笑玩耍、聊聊家常、谈谈工作等,静待天明,这就是守岁。

七、贴春联

大年三十儿一大早,白城人第一件事便是贴春联,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己的大门或楹柱上贴上一副春联,将房子里里外外装点一新,渲染喜庆气氛,这个古老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在白城,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几副大红春联贴于房门、院门、仓门上,有的人家连猪圈、鸡架、车具上也都贴上春条、斗方(斗斤),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过去的白城,没有卖印刷好的高档春联,每家贴春联都必须找人现写。那时,每个村屯都有会写春联的先生或毛笔字写得好的人。一到年跟前,家家户户都买来红纸,求这些人写春联。写春联的先生或写“春节纳吉祥,幸福万年长”传统春联,或写“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想念毛*”感恩春联,也有根据自家特点,比如养畜种粮大户写“牛羊满圈粮满仓”愿望春联。一般百姓人家基本写“金满囤”“猪满圈”“鸡满架”“年年有余”等祈福春联。写春联的先生都不收钱,图的是给乡亲送个吉祥。乡亲们也不会忘记写春联的先生,每家杀年猪时,都把写春联的先生请来作为座上宾。在白城城乡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房梁柱脚上。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白城人已不求人写春联了,人们都买印刷好的精美的春联,贴的范围也逐渐缩小,住楼房的人家只在门上贴一副春联、一个“福”字门心就已经足矣了。

八、贴“福”字

每逢春节,白城家家户户在贴春联的同时,还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白城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把各种美好的愿望雕刻进红红的“福”字里。

九、贴窗花

在白城,老百姓过春节时还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窗花在白城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特别是通榆县,剪窗花的传统源远流长,剪出的窗花深受人们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被称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农事劳动、生活风俗、草原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特别是当年属性的窗花,比如“牛年牛的窗花,龙年龙的窗花、兔年兔的窗花”,都十分受人宠爱。

十、贴年画

按中国古老的风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里贴上崭新的年画,年画是伴随春庆祈年和驱凶避邪的活动而产生的,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吉利的愿望。

在白城,春节贴年画在城乡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纳福》等经典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通榆县是闯关东年画的发源地,年画创作蜚声全国,出现了大批很有名气的年画创作者,几乎每家都贴过的《剪窗花》年画印数和购买量创全国之最。这一现象,彰显了白城人对年画的钟爱之情。

十一、贴“挂钱”

“挂钱”是一种民间剪纸艺术,用红绿灯花纸刻成各种象征吉祥如意、四季平安的图案,过年时贴在门楣上当装饰品。白城市郊区农村和市内小户人家愿意贴“挂钱”。“挂钱”有的是买现成的,有的人家自己制作。制作“挂钱”时先买来红、黄、绿等各色纸张,裁成16开后,把旧的“挂钱”样子装订在刻“挂钱”的一板纸张上,然后用准备好的刻刀一刀一刀的刻,刻完后一板一板的放在一边,准备年三十儿早上贴。自己家刻的“挂钱”虽然没有现在购买的“挂钱”精美、漂亮,但那份喜悦和收获也无以言表,刻着“挂钱”,盼着年的一天天到来,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中!“挂钱”的来历,据说和爆竹一样,都是为了驱赶那个叫作“年”的怪兽,爆竹是以其声音来吓唬“年”,而“挂钱”则以其颜色来刺激“年”的眼睛。民间形成贴“挂钱儿”的习俗,来源于唐宋时的“幡胜”。唐宋时每逢立春日,人们便用银箔、罗彩剪成饰物或小幡、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用以欢庆春日来临,并互相赠送。唐代诗人韦庄在《春盘》诗中这样描述:“雪圃乍开红果甲,彩幡新剪绿杨丝,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贴绣楣。”苏轼在《次韵曾仲锡元日见寄》中云:“萧索东风两鬓华,年年幡胜剪宫花。”后来,人们用它来避邪,把幡胜放大,在立春之日,贴在门楣上,悬于门首,为新春吉兆。这种春幡胜,就是最早的“挂钱儿”。到了清代,“挂钱”正式成形,清代天津诗人周宝善为其作年俗诗:“先贴门笺次挂钱,撤金红纸写春联;竹竿紧束攒前帚,扫房糊窗算过年。”可见,“挂钱”的历史是由来已久的。

白城人对“挂钱”的喜爱,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那就是它名字中的“钱”字,把它们挂在门前檐下,预示着新的一年中,财源会滚滚而来。

十二、放鞭炮

鞭炮又叫“爆竹”“爆仗”“炮仗”。爆竹最初是巫术的一种工具,作用是驱辟妖魔鬼怪。最初的爆竹并不是像现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烧竹子,发出叭之声,惊吓鬼怪。关于它的名称由来和产生时间也有很多传说。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经常在除夕夜到处伤害人畜。后来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就在家门口放鞭炮,发出声音把“年”吓得逃走,不再危害人畜。如今放鞭炮为了制造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白城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鞭炮,以“劈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特别是到吃年夜饭之前,是燃放鞭炮的高峰,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鞭炮声响彻夜空。正月初五、元宵节也都燃放鞭炮。过去,白城人放的鞭炮品种较少,只有小鞭、麻雷子、二踢脚、十响一咕咚,随着时间的推移,鞭炮的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各种礼花也悉数登场,应用越来越广泛,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鞭炮和礼花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十三、守岁

守岁,就是在每年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汉族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古时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除夕夜的守岁习俗从年夜饭开始,家人团圆,欢聚一堂,伴随着室外震天的鞭炮声,辞旧迎新。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摆上各种瓜子等干果、水果,边吃边聊。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摘下来时又酸又涩,人们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冰冻之后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冷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最受白城老少欢迎。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除了吃零食,聊天,很多人家还进行打麻将、打扑克等娱乐活动,其他人则开始准备包饺子,饺子的用料也有讲究,一般都用芹菜和韭菜,寓意勤劳和长久,祈愿勤劳持家,福绵寿长。还要将一枚硬币包入饺子,吃到的人会交好运。不但挑起家人对这顿饺子的热情,还为过年增添了趣味。

守岁的时候,白城人都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从大年三十儿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到了晚上就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守岁到子时,开始张罗煮饺子。这时,户外鞭炮声此起彼伏,白城人开始迎财神。据说鞭炮放得越早,饺子吃的越早,就会最先把财神迎回家。所以,一过11点,千家万户纷纷忙活起来,尽快煮好饺子,放响鞭炮,欢欢喜喜地吃饺子。吃过饺子,小辈人则向长辈行礼辞岁,长辈们则要分压岁钱。压岁钱也称“压岁钱”“岁岁钱”,原是用来求福驱邪、帮助小孩子过年的,后世则多借此表示亲情爱意。这些活动都结束,已过子时,守岁也结束了。

十四、压岁钱

除夕子夜一过,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晚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白城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古时的压岁钱是一种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以压住邪祟。现在都是由长辈在红色的纸袋里放进面额不等的钱分给晚辈。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清人吴曼云《压岁钱》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白城人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十五、拜年

拜年是白城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也是春节期间重要的情感交流沟通活动。“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白城人通常是在除夕零点以后开始给家中长辈拜年,这个时候新的一年开始,大家互相祝贺,早于零点属于拜早年,这个时候新年并未到来拜年显得有点敷衍,如果晚于正月初十就属于拜晚年了,这个时候新年的喜庆气息已经淡去,早年和晚年都属避免遗憾的应急或补救性质,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关于拜年有一个传说。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把它叫作“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有一年,“年”又来到村子,人们发现它怕红色的东西和响声。于是又一年,当“年”来之前,人们在门上贴红纸,挂红灯笼,“年”来了,人们用空心竹子做的炮仗往地上摔,发出响亮的声音,终于,“年”被赶跑了。于是,后来人们都有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的习俗。

过去的白城,文化娱乐较少。拜年便成了不可缺少的节日活动。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者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糖果相待。白城人拜年,平辈的两手握拳互拜,晚辈的给长辈的行跪礼磕头。最流行的拜年话是“过年好”“恭喜发财”和“祝您长寿”“抬头见喜”。如今,这些习俗已不多见了,不过在农村与一些小城镇,这些风俗还是在延续。

十六、破五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原来,大年三十儿人们请神时,把脏神给忘了。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搭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由于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能往外扔东西包括垃圾,扫地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先放在屋里的角落。特别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动掉了。可到破五这一天,却非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不可了。这一天,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白城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包饺子叫“捏破”,吃饺子叫“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辟邪之意。

“破五”这天,还有个顶重要的事儿,按照旧俗,腊月底各家字号把账结好,开出总清单送给东家。大掌柜、二掌柜以及大小伙计,把钱分好,用红包送到各人手中,多少不等,人人有份。大年三十儿晚上吃敬神酒,初一给东家拜年,初二祭财神等等,这些都是欢乐的事,而最最紧张的是年初四或年初五晚上开市之前那顿酒席了,这是一顿使人提心吊胆的“便宴”。这顿晚宴,是比较丰盛的,有菜有酒。上席时,东家、掌柜,大小伙计各就座位,小伙计依次把酒斟满,当家的举杯祝贺,吃上几口酒菜之后,便要开腔了。如果生意好,便当众宣布人事照旧,大家开怀畅饮,如果生意不好,要辞退人,按老年规矩,也十分注意礼貌。在席上当家的叹完“苦经”之后,便亲自为某人倒酒盛饭,此人便明白了,饭后自己就收拾行李带着辛酸和热泪告辞走了。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就关张了,在这五天内,商店停市,戏馆子封箱不唱戏,各衙门封印不办公,统统要等到初六,最少初五才开市大吉。在这几天中,繁荣热闹的去处,大大小小的买卖,一律关着门,用大红纸写了贴在门上:“初五开市”。到了正月初五这天,商店酒楼五行八作方才正式开张营业。如果一家店铺初五、初六开不出市来,那就等于告诉人们这家字号“关门大吉”了。

求财是这一天的重要主题,一直延续至今。一大早起来各商家店铺打开大门和窗户,燃放爆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到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如有铺面变化、柜台增减之举,一般多在初六定夺。

十七、禁忌

正月不剪头。白城人认为,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头,如果剪头会克(死)舅舅,所以东北人很忌讳这点,没有人会在正月里剪头。

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过年忌帚,年前打扫干净,大年夜开始就不动扫帚,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不倒垃圾,把垃圾都倒在一个大的容器或垃圾袋里,同时备一大桶,以盛废水,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就是不愿将好运气、财气扫走倒掉。所以只有等着到初三才可以扫地。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初一到初五不动针线。老辈人说初一开始就不能动针线了,所有缝连补粘的针线活都要等到过了初五才能做,否则这人会得睑腺炎(麦粒肿)。所以,过去日子困难的时候,针线活特别多,年前除了打扫卫生,就是赶针线活。入夜其他家人都睡了,家庭主妇仍坐在灯下一针一线地赶着缝补旧的,赶制新的,熬得眼睛红红的,但看到一家老小都穿的齐整如新,疲惫的脸上也会笑得如绽开的花朵。

新结婚后第一年正月十五这天晚上,新媳妇要到姑姑或姨娘家去住,既不许看婆家灯,也不许看娘家灯。据说,看了婆家灯,死公公,看了娘家灯,死亲爹。民间所说的“闺女看了娘家灯,娘家穷得丁打丁”“正月十五不躲灯,先死老公公”等一类俗话,显然属无稽之谈,但仍在一些落后地区流传。

十八、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佳节的延续,春节期间的节日活动也将在这一天达到一个高潮。元宵节是白城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节喧闹尤为热烈,体现了白城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从除夕到正月十四,人们的活动都局限在房间里,而到了正月十五,吃完了元宵,人们便三五成群纷纷走出家门,集体狂欢。

最主要的活动是观灯。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焰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庆祝元宵节的活动也与灯密切相关。大人们都要给孩子们做一个灯,有的用罐头瓶子,在底部放上一根木条,木条中间钉一个钉子,钉子尖头朝上,穿住一根细小的红色蜡烛。也有用纸糊的灯笼,用竹?或铁丝做成各种形状,用彩色的纸糊上,在预留出的竹?或铁丝上插上红色的小蜡烛,须小心不使其倒下燃着。孩子们提着家人给做的灯笼,东家走西家窜,互相比着灯笼,追逐着,做着各种游戏,无比开心。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做的灯笼早已放置在主要的广场,人们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白城人过元宵节吃元宵,有的人家买现成的,有的自己做。大致过程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糯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糯米粉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节日特色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最初称为“汤圆”,后因多在元宵佳节食用,所以也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常见的元宵馅料丰富多样,如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等,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象征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如今,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逐渐被日常生活消解,复杂的节俗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家人、亲朋结伴而行或走大街,或前往人多热闹的地方观灯。这天晚上,白城大街小巷,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到处是人,大人们高声说笑,小孩子吃着冰糖葫芦,目的是祛病除灾。“送灯”,即在元宵节当晚,家人要给逝去的亲人送灯,以指引故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很多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参与节庆活动,各单位很早就把各式各样的灯做好,安放在广场,夜幕降临时,彩灯同时点亮,供市民参观赏玩。近些年,政府还在每年的元宵节燃放烟火,五颜六色的烟火在空中绽放出各种各样的花朵,节日的上空五彩缤纷,绚烂多姿。

十九、龙抬头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白城人在这一天有吃猪头肉、理发(剪“龙头”)的习俗。此时,正月刚刚过去,节日气氛彻底结束,专门为过年宰杀的年猪吃到最后只剩下猪头了,过“二月二”,白城人要吃猪头肉,一方面庆祝节日,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一方面标志长长的大年结束。而整个正月不能剪头的习俗至此开戒,在这一天剪头叫“剪龙头”,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风俗,据说,在“二月二”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所以这一天很多人都会争相剪头,讨个吉利。

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做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每年二月初二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又一说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到了清时期把这天称之为“龙抬头”,因为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动物,一到冬天便进入冬眠状态,此为“入蛰”。“二月二”前后,天气渐暖,一些昆虫动物好似被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节令名为“惊蛰”。传说中的大龙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础上,我们祖先想象加工出来的。“二月初二”为龙抬头,也与自然环境有关。“二月初二”前后,春回大地,北方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地表水资源短缺,而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又离不开水,病虫害的侵袭也是庄稼的大患,因此,人们求雨和消灭虫患的心理便折射到日常信仰当中,“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依靠对龙的崇拜驱凶纳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祈愿龙神赐福人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白城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白城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

图文推荐

列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