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库> 节日习俗> 正文

德州过年的风俗有哪些,德州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2023-07-16 12:10:33 文/高考志愿库

腊月23谓之小年。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回宫降吉祥)”。外出的人回家。家家扫屋子、院子。

腊月26、27蒸馒头、包子、黄面。

腊月28炸鱼、藕合、香椿、油香、丸子。

腊月29炖肉。

除夕上午修供祭祖,正房八仙桌后的墙壁上挂家堂,桌子上摆有熟肉、油炸物、点心、水果等祭品,上面覆盖菠菜叶谓之青头。另外还要置酒上茶。新近老了的人单独祭祀,三年后方上家堂。屋门外设一祭桌供天地三界。都要上香烧纸。中午12点之前上供,然后点鞭炮,一家人(分家过的兄弟都围老人在一起)吃团圆饭。下午包素馅的饺子,包饺子时会随机地在2-3个中包硬币。门上贴春联、屋里贴年画。晚上点鞭炮吃饺子烧老牛。

傍晚大家一起拿香去村外,上坟、放炮仗,请先人回家过年(我们叫请爷爷奶奶)。期间,妇女在家上供,接灶王回人间过年。到了晚上,家家点亮天灯,一个大家的男人们一般聚在一起喝酒熬夜守岁(守家堂),而妇女则会在一起包肉馅水饺。一夜不关大门,门槛放一细木棍或秫秸。把扫帚藏起来。零点子时放爆竹。

大年初一4点多起床煮素馅水饺,为了不把回家过年的“爷爷奶奶”吓走,尽量不要出动静。不能拉风箱,不能碎碗、不能砸蒜。因此前一天必须选好柴禾。煮熟饺子都是先上供,然后晚辈给长辈磕头再吃饺子。吃到硬币的会非常高兴,意味着发财、有钱花。

无论是包饺子,或者煮饺子,都要十分小心,要派做事细致的妇女,不能出现破饺子,否则认为不吉利。

吃完饭,一个家族的年轻人结伴去拜年,按关系近远。五伏以内的给长辈磕头,拜完五伏内的再拜其他家族。这些活动必须在天亮之前完成。东方发亮的时候,都已经拜完年,回家唠嗑了。

拜年时要有动作的,不象现在的官员“只说不练”。姿势类似于清代的“请安”,进门时,领头的大声喊“爷爷、奶奶、叔、婶,给你拜年了!”,屋子里正在等待的老人赶紧迎出来。这时候,拜年的先喊“给您拜年了!”,然后两手上拱,作揖,然后下垂,右腿膝盖先着地,右手顺势扶地,然后左腿膝盖下曲,点一下地,然后起立,整个动作一气哈成,大约用时0.6秒。切忌双膝同时正曲着地,也不许磕头,也不能拜两次。无论天气如何,地面脏净,都要下拜。往往拜完年后,浑身是土、泥。所以讲究的人,在初一之前是不穿新衣服的。

初一白天基本没啥事,有条件的凑人打牌、打麻将,有钱人喝酒。关系近的还可以串串门。由于闹了一晚了,大部分人很困,呼呼睡觉去了。大街上只有早晨没跟着拜年小孩子们跑来跑去,点炮仗玩。整个村庄都非常安静。

中午11点时上供、放炮仗,吃肉馅饺子。

正月初二,赶早送“爷爷奶奶”,没啥具体时间,原则就是送完后天不亮。所以初二还要早起,由院里某人组织,以炮仗为号,大家集合,上完供后,点香,潜意识里认为“爷爷奶奶”会跟着香火走,必须保持香火不灭。然后走到坟上,磕头、放炮仗。然后回来撤供。

重点说明的是,无论是请或者送爷爷奶奶,无论多远,都要步行,以示对先人的尊重。妇女,无论年龄大小,均不得参于。

初二早晨,吃昨天剩下的饺子,然后商量拜年的事。

一般是,初二不拜年,除非对方有老人头一年去世。初三,开始外甥到姥娘家拜年,初四到姑姑家,初五初六到老丈人家。特别初六,一般新姑爷都在初六上门。初七初八开始到姨家等。到了新社会,手机也方便了,大家会再商量初几过来拜年,尽量人能凑到一起,热闹。中间也可以穿插同学聚会啥的。

以前过节,是非常兴奋的,因为可以吃到许多平时吃不到的东西。并且还能放炮仗,尤其是除夕前请“爷爷奶奶”时、午夜时,大家集中放炮仗,昭示着人们的心气儿,大有攀比的势头,非常热闹。出门在外的人们也回到家,和老人齐聚一堂,说通宵的话,温馨、亲切。堂屋里香火不断,去世的爷爷奶奶也好象在身边。

到了电子时代,有了电视、电脑,也禁放鞭炮了,也就少了许多热闹的气氛。非常郁闷。

正月十五元宵节,逛灯会舞狮子吃元宵,14、15、16三天放灯,孩子们放蜡。在14晚上头一放的时候,一定要把耳屋、厕所、大门的角落里照一遍,可以去除晦气。

此外,还有“打囤(dun)”的习俗。

正月二十五和二月二,农村有个习俗,要在院子里撒灰“打囤”。在“囤”里放上五谷杂粮,在“囤”外沿用灰撒成梯子状,在“囤”上撒成条状,交叉成“十”字形,谓之“上梁”。

二月二那天早晨,天刚放亮,男人们便起床。他们从烧木柴的锅灶下掏出一大簸?草木灰,在院子的中央,撒成一个大大的圆圈,并在圆圈临近大门的一侧划上梯子。划好后,要在圈的中间放一把粮食,并用砖头或瓦块盖严。这样,粮囤就算打好了。如果院子大,亦可打两到三个。两个囤之间有梯子相连。 每个圈中心的粮食要有不同,有小麦、谷子(小米)、玉米等。

堂屋的地面上也是要打囤的。不过,屋里的囤比院子里的囤要小的多。且囤的中间放得不是粮食,而是几张钞票。 预示着有钱有粮。

打囤的时间要早,必须在太阳出来之前打好,并且关好鸡鸭,不得在太阳出来之前把粮食吃掉。

太阳出来后,就掀开砖头瓦块,放出窝里的鸡鸭吃粮食。堂屋钱囤里的钞票就让孩子们拿走。

小时候,常起个大早,守在堂屋里,盼日出。看到太阳则抢先掀开砖,把钱抢走,每次5毛到1元不等。

过年期间的各种讲究忌讳你知道多少?

现在知道还不晚哦~~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以前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尽情吃肉。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腊月三十也叫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夜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南方新年有吃馄饨的习俗,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守岁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包饺子。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大年初一的早餐除了饺子,还有汤圆,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比如说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

相传大年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因此也不宜远出,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初五又被称为“破五”,这一天对于商家来说是个大日子,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迎财神正是这天。 “商店这天要开张,放鞭炮。 ”

正月初五,按民间习俗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财神进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年年有余,同时自然也是送走“穷”的日子,故有“送穷出门”一说。同时,这一天又俗称“破五”,意思是之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至此就结束了。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送穷神这一天,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扫出来的垃圾,还有没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是祭送穷鬼、穷神。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有《送穷文》。唐代诗人姚合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七“人日”,人过生日,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宝羹,也就是将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在农业社会,大家都祈望吃了七宝羹,来年大丰收。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大年初九,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每逢玉皇大帝的生日,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正月十二,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家里将会买灯笼,搭灯棚。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这天,灯会正是开放供市民购买灯笼。为了元宵节,像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开始在大街上演习。也有人写灯谜猜灯谜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在中国,灯谜是非常传统的字谜游戏。大人和孩子都喜爱解决这些问题。

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图文推荐

列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