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库> 诗词大全> 正文

清明节的诗词赏析

2023-07-10 06:17:30 文/高考志愿库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1.被误读的《清明》

说到清明节,几乎每个人都会想到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被编入《千家诗》,向来广为传诵。然而有趣的是,大部分人都误读了这首诗的意思。很多人会不求甚解地以为,路上那些欲断魂的行人就是上坟扫墓之人。而“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则因为口头询问和手势回答的方式形成生动的画面感,给我们带来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以至这幅画面和前面两句的关系常常被忽略。有心的读者可能纳闷,为什么前面说冒雨扫墓的伤心人,后面却突然找起酒家来?

其实路上的行人正是诗人本人,他不是去上坟扫墓,而是漂泊他乡的游子。他断魂的原因可能由于思乡,而清明时节的多雨让他的烦闷难以排遣。何以遣忧?唯有杜康。所以他才向牧童打听哪里有酒家。牧童“遥指”杏花村,可见酒家离得比较远。诗人朝着牧童指向的地方望去,但见远方有一片盛开的杏花。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的心情由前面急切的烦闷转为无言的惆怅。

因此,这首最著名的《清明》诗,实则与上坟扫墓无关,只是客居他乡的诗人在清明节时的乡愁。可能有些读者说,我们更愿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误读”,那当然并无不可,但如果要对这首诗客观阐释,恐怕还要稍微求一点甚解。

2.作为扫墓诗的《清明》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在唐代以前只是一个节气,而非节日。它成为祭扫坟墓缅怀逝者的一个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代介子推割肉救晋公子重耳的故事,虽然介子推宁愿选择与母亲一起被烧死在山上也不肯出来受赏的原因迷雾重重,但纪念他的寒食节却因此流传下来。寒食节的主要习俗就是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由于清明节经常就在寒食节之后一两天,因此唐代时干脆合二为一。而到了宋元时期,清明节更是取代了寒食节,成为上坟扫墓的固定节日。

南宋诗人高翥也有一首题为“清明”的诗,这首诗写的才是上坟扫墓: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精选

描写油菜花的诗句汇总

写油菜花的诗句集锦

赞美油菜花的诗句大全

关于植树节的古诗句

描写植树节的诗句汇总

描写植树节的现代诗歌汇总

有关春游的诗句汇总

图文推荐

列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