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励志电影推荐中国必看:
1、《神女》
对于这部电影,我们只能套用教科书的原话:无声片的巅峰之作,阮玲玉表演艺术的巅峰之作。影片的巨大成功首先是深刻的现实揭露与批判性。通过一个身处下层,受尽屈辱的女子宁愿忍气吞声,承受身心举手摧残企图抚养孩子成人,却还无法立足生存的故事,对社会的不公、道义的丧失和黑暗压迫的无处不在做血泪的控诉。中国无声故事片。影片揭露了20年代中国社会的黑暗,描述了上海一位妓女的血泪生活,把她不幸的遭遇与崇高的母爱悲剧性地结合在一起,感人至深。影片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导演朴素含蓄、洗练清新的表现风格和阮玲玉细腻真挚、生动传神的表演配合起来,使该片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一部重要作品。
2、《马路天使》
中国1937年拍摄的黑白电影最广为人知,该电影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的压轴之作;描绘活泼市井生活的伟大的艺术杰作;中国早期社会问题片的集大成者。一九八三年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中国电影九十年优秀影片”之一。
3、《渔光曲》
这部由蔡楚生导演的电影自然是没得话说啦,《渔光曲》是中国电影1930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首映于1934年6月14日。是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故事影片,以该片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左翼电影关注社会底层,将他们凄惨的生活艺术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中国最早的有声影片之一,《渔光曲》上映后颇受欢迎,曾经创造了连续放映84天的记录,该片同名主题曲也成为传唱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
4、《乌鸦与麻雀》
是昆仑影业公司的一部佳作。影片表现了1948年冬国民党政权将灭亡,国统区黑暗混乱的社会景象。 影片主要场景是上海一条里弄一撞房子中的几户人家,其中一个是以房东国民党军官侯义伯为代表的“乌鸦”世界,另一个是以小商贩肖老板、老校对孔有文、教书先生华洁之为代表的“麻雀”世界,他们之间的矛盾、斗争,恰恰是旧上海、旧中国的一幅生动的缩影。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人物很生动,很真实,这点非常难得。
5、《十字街头》
青春偶像喜剧的发端《十字街头》是一部非常有风格的都市青春片,尽管故事发生在民族危机深重、社会矛盾尖锐的上世纪30年代,但这丝毫不能泯灭那种年轻人特有的光芒,影片在当时深受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喜爱。影片《十字街头》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是沈西苓电影创作的高峰,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块瑰宝。
6、《一江春水向东流》
影片把抗战前后将近十年间的复杂社会生活,浓缩到一个家庭的遭遇之中,形成了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影片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难关头,整个社会处于纷繁动乱之中,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正义呐喊。影片将中国古典小说、诗歌、戏曲、绘画等艺术的表现技巧,融汇于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中,创造了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
7、《小城之春》
该影片有两种不同的版本,分别是1948版和2002版,望有兴趣的同学两者都看,进行比较。在此,我仅介绍1984版的。1948版是我国著名电影导演、艺术家费穆为中国电影艺术宝库贡献的一部极其优美的电影精品,它为我国的电影事业赢得了世界性声誉。影片的突出特征在于以优美、精致的艺术形式,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性情感、道德伦理、民族心理和行为方式。整部影片贯穿着一条情与理的冲突线,然而却以“发乎情止于礼”终结。
8、《林家铺子》
影片《林家铺子》是夏衍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是"十七年"诸多以名著改编的方式成为银幕经典的创作范例之一。编导以极其凝炼隽永的笔触,描绘了一幅30年代遭受战乱冲击的我国江南某镇的生活图景,简洁地勾勒出了饱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榨的中国社会的缩影--林家铺子的命运变化图。影片以复杂的眼光审视林老板,隐含着一种同情的态度,远离了当时的电影文化主流,从而成为了新中国电影中最杰出的艺术经典。
9、《红色娘子军》
谢晋导演的影片,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斗争业绩为素材,围绕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用写实的手法突出反映了旧社会妇女在反抗和斗争中成长的典型事例。影片很好的把握了女主人公吴琼花勇敢倔强、深沉善良的性格,塑造了红军干部洪常青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具有较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该片获第一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1964年第三届亚非电影节“万隆奖”;1995年“中国电影世纪奖”。
10、《农奴》
本片是典型的新中国文艺的思维模式的产物。影片的新颖之处,首先在于它第一次在电影银幕上讲述西藏故事,并塑造了强巴这一典型形象,通过强巴"三摔朗杰"的情节,描述了强巴的个性及其觉醒的过程;尤其是设计了强巴装哑、最后才开口说话这一象征性线索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影片融纪录与故事、诗与戏剧于一体,风格凝重而简练、深沉而含蓄。长镜头和光影的象征性造型以及特技的运用,使影片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11、《祝福》
是夏衍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的典型。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岐视和虐待。很快她又被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她“顺从”了,很快有了儿子阿毛。然而,命运多变。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倒毙街头。影片在如泣如诉的血泪控诉中,对旧社会的劳动人民的苦难,特别是对封建礼教,给予了强烈的鞭挞。影片结构严谨,笔触深沉,既保持了鲁迅作品中的冷峻、凝重的艺术风格和悲剧气氛,又突出了许多电影特点。比如,注重运用人物的形体动作和表情刻画人物;以视觉形象为主简洁明了地揭示人物性格;增加的祥林嫂砍门槛等戏具有再创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