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教育云平台官网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21〕40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4号)和区、州关于“双减”工作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自治州义务教育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作业和考试管理工作,提升学校作业和考试质量,现提出如下工作指南。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引领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逐步消除书面作业数量过多、重复作业、惩罚性作业、作业形式单一、质量不高,考试频繁、作业与考试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和考试管理水平,构建义务教育减负提质新业态。
二、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南
(一)健全管理机制。学校要结合校情、教情、学情制定作业管理实施方案,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研室、教研组、年级组为责任部门的工作机制,建立作业总量监管、质量监控、效果评估制度,将常规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将座谈访谈与调研问卷相结合,将检查督促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对教师作业布置、批改、讲解、监督反馈情况,对学生作业质量和负担情况定期开展综合评估,不断完善拓展监督检查方式,持续提升作业管理实效;学校要合理分类控制好作业总量,要通过作业统筹机制平衡各学科书面作业,建议3-6年级每天布置课后书面作业的学科控制在3科及以内,7-9年级控制在4科及以内。
(二)提升课堂质量。“双减”工作的目标是减负提质,要达成这一目标,关键是向课堂要质量。学校要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课堂目标,围绕课堂目标的实现,设计教学活动,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大单元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中小学课堂教学范式实践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通过问题情境、任务驱动、科学探究、合作交流、主题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方式,创设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高效课堂,实现学生在课堂上“学有动力、学有兴趣、学有习惯、学有思维、学有所得”的“五有”目标。
(三)优化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业目标要来源于课程标准,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要求,确保教什么与作业练什么相一致,课堂教学目标与作业训练目标相一致。积极探索以单元或主题为基本单位的作业设计,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持续开展作业校本研究工作,学校要将优化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内容,学期初做好各年级学生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教研活动安排,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备课组)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研制作业,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定科学合理的作业目标、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等,注重学生学习品质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确保作业的设计、布置与评价做到符合课程标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学生认识规律,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可结合实际创新作业方式,加强综合性、项目式、主题式、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以及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非书面作业设计。要深入开展“作业文化”研究,充分挖掘作业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带着责任心、感恩心、进取心、诚信心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运用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维、提升素养、发展自我。组织教师参照《自治州义务教育学校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南》相关要求以及《昌吉州义务教育学校学科作业样例》设计和布置作业,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教师布置作业之前试做学生作业,确保作业难度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且数量适当,积极开展规范化作业设计体系建设,作业内容要依据作业目标进行选编、改编和创编,杜绝将各种练习册、复习资料中的内容不加选择地作为作业使用。
(四)丰富作业形式。探索“基础+拓展、基础+弹性、基础+特色、必做+选做”等多种模式的分层作业,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做有所获。作业设计要统筹把握好“高度、梯度、广度”三个维度。学校要站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高度设计作业,做到“三多三少”,即多设计分析思考的习题,少布置死记硬背的习题;多设计开放性习题,少布置机械性习题;多布置实践活动的习题,少布置简单重复的习题。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设置作业梯度,要根据课标和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置A、B、C三个层次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自主选择。A层为基础类作业,重在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达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必做题)。B层为提高类作业,适当地增加难度进行变式练习,拓宽学生思维,达到课标的较高要求(选做题)。C层为探究类作业,依据教学内容,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实践性、探究性、合作性作业(选做题)。作业设计还要有广度,鼓励学校根据校情学情和特色优势,设计一些让学生主动探索、实验实践、合作交流的周作业、月作业。倡导推广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和综合性作业。如语文、外语等学科灵活布置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的作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可适当布置探究性、综合性作业;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等学科适度布置开放性、情境类的作业。鼓励体育、音乐、美术及科学等学科布置适量的实践性作业,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规范作业批改。教师要根据作业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作业批改方式,做到布置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纠必复批。批改过程正确规范,评语恰当。倡导教师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不只用“×”号做出标识,而要同时给予相应的标注和指导。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使用指导性和激励性评语,引导学生增强信心和自我改进。教师要善于把作业批改的过程作为学法指导和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并根据作业情况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
(六)深化作业讲评。教师要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作业展评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作业情况,对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归类分析,做好集中讲评反馈,要帮助学生定期查找、分析作业出错的原因,指导学生做好作业纠错。要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悉心指导和优化提升,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面批纠正或个别辅导,为他们顺利完成作业提供必要的帮助。要密切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指导做出调整,完善分层作业动态管理机制。要指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的能力,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七)建立审核制度。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作业管理细则和检查反馈制度,指导和规范教师的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和反馈、分析工作,加强对作业的过程性监控。教研(备课)组是作业设计的实施单元,对该学科作业的量与质负主体责任。年级组是该年级作业总量的直接管理者,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平衡各学科作业总量。教师是作业管理的直接实施者,自觉配合年级组的总量调控。教务处、教研室是学校作业管理制度的实施部门,通过定期开展作业展评、作业问卷调查、电话随访家长等方式,掌握各班作业设计、批改、反馈等情况,采取措施及时制止和纠正违反学校课程开设和作业管理制度的行为。
(八)强化教研指导。州、县(市)两级教研部门要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工作重点内容,通过开展教研活动、教研员联系学校、组织专项调研等方式加强对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与指导,加强对学校作业总量与作业质量的监测。编制各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南及学科作业设计样例,定期组织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教研活动,组织开展作业管理优秀学校、教研组和年级组的展示交流活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及时总结推广经验成果。开展“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作业设计与实践”课题研究,建立和完善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结对帮扶、经验交流、教研员与学科教师合作等为基本形式的教学研究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辅导能力。
昌吉州教育云平台登录昌吉州幼儿园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应用2.0全员培训于2021年12月20日在智慧学习平台正式上线,幼儿园教师在上线后即可参加培训,本次培训共计50个学时。具体通知如下:1、培训时间:2021年12月20日-2022年5月31日2、各模块完成时间节点:阶段开始时间截止时间工作安排第一阶段2021年12月20日2022年3月31日学员进行1门必修课和3门选修课程学习,必须在3月31日前...查看更多
(九)做好线上服务。依托昌吉州教育云平台,州教育考试中心整合国家、区、州等线上教育资源,建设覆盖基础教育各学段各学科全课时的自治州优质数字资源课程库。持续开展全州名优骨干教师义务教育各学科同步直播课活动,实现自治州中小学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州、县(市)教研部门组织全州名优骨干教师研制义务教育阶段12个学科的作业设计样例,9月份12个学科的全课时作业样例已上传云平台,后续每月的作业设计样例会提前一周上传云平台,逐步建立州域学科作业资源库,并指导学校研发优质校本作业资源库,供教师借鉴使用。县(市)教研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线上师生互动交流答疑。
三、学校考试管理规范
(一)严格控制考试频次。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控制统一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小学与初中非毕业年级不得组织县域或跨校际联考;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九年级为适应学生毕业和升学需要,可在下学期正常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在总复习阶段组织1-2次模拟考试,坚决禁止抢赶教学进度、提前结课备考。
(二)准确把握考试功能。学校考试命题应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超标命题。试题命制不仅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重提升试题命制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考试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导向作用。要准确把握考试的诊断功能,扎实做好考后三级诊断分析工作。
(三)规范考试命题管理。考试命题要严格规范考试内容,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不得超越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进度。要切实提高命题质量,注重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防止试题难度过大。要拓宽试题材料选择范围,丰富材料类型,确保材料的权威性,杜绝政治性和科学性错误。充分考虑城乡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典型性和适切性,提高试题情境设计水平。规范试题语言文字,防止出现表述错误和歧义。小学期末考试学科试卷容易题、中档题、较难题比例控制在8:1:1为宜,初中期中、期末试卷学科试卷容易题、中档题、较难题比例控制在7:2:1为宜。
(四)严格规范命题程序。各县(市)、学校要建立本地区本校命题专家库,参加命题的人员须从命题专家库中选取,每个学科命题组建议原则上不少于3人(至少1名试题审核人员)。加强命题人员培训,提高命题人员的命题水平。命题前要严明工作纪律,签订保密责任书。命题的各个环节要明确岗位职责及责任人。各学科命题组要充分研讨、统一思想、明确命题基本目标,严格按照制作多维细目表、研制试卷清样、试卷校对。命题结束后审核人员要严格审题,经审核确定后方可印制使用。对于小规模学校,如不具备独立命题的能力,可通过教育集团组织命题,或由上级教研机构组织命题,供学校选择使用。
(五)合理运用考试结果。义务教育阶段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一般分4至5个等级。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考试结果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教师要运用考试结果精准分析学情教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帮扶辅导,科学研判教学工作的重点难点,切实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校要加强对考试结果的整体分析,对教学质量作出科学判断,针对性地加强教师教学指导和培训。以科学组考达到“以考促学、 以考促教、教学相长”的目的,将考试的正面效益最优化、最大化。
(六)探索学业评价方式。县(市)学校要转变传统的考试评价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科学的教育评价观,促进现代评价思想和评价机制的形成。综合考虑学生考试成绩、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科学全面评价学生。探索学习过程评价、发展性评价、增值评价和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也可以采用课堂观测、随堂练习、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式开展学生学习情况的即时性评价,通过定期交流、主题演讲、成果展示、学生述评等方式开展阶段性评价。要创新评价工具,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