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库> 话题作文> 正文

关于最新读书与成长教师征文范文

2023-07-21 17:30:23 文/高考志愿库

我们在读书中提高生活品位,在读书中吐故纳新,在读书中成长成人,在读书中享受欢乐、体验人生。然而,读书对于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来说,更有着深远而特殊的意义。以下是高考志愿库小编准备的读书与成长教师征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读书与成长教师征文范文一

从教多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对于我们从事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体会到: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我认识到教育教学中,书本是我们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育、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教书的生活是清贫的,从事教育教学多年,我无法跟他人一样享受到奢侈的物质生活,但我学会了读书中获得最大的享受。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

暑假期间,我读完了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收获很大、感触良多。通过读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我进一步知道了课程改革的四个中心思想:1.学习任何学科,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结构,同时也要掌握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态度或方法;2.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3.过去在教学中只注意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今后应重视发展直觉思维能力;4.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学习材料本身发生兴趣,不宜过分重视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这些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书中还提到学习的首要目的是“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学生掌握了结构,就获得了运用一个学科的基本概念的能力;然后,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些基本概念,把它们当作认识和攻克其他问题的基础,其积极意义在于为解决“知识爆炸”时期的知识需求问题找到了一条途径。同时,布鲁纳把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态度及基本方法作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组成部分,这种见解是正确的。因为教学过程不仅要考虑“教”,而且还要重视“学”,充分体现了“教学本长”的科学的原则。用“认识论者”的一句话说,那就是“学习如何学习”、“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学”,这就是说要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宝库的一把灵巧的钥匙。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常读书、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检讨自己的教育教学,既要正视自己之短处,努力探究补救途径,也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我愿把读书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读书更是我教育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读书与成长教师征文范文二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闲暇之余,独坐山间,备小酒一盏,捧起一本经典著作,细细品味当中人情世故、真理规律,着实算得上是人间顶级享受!我愿意同季老先生一样,加入爱书如命的行列,品味天下第一好事。我爱读书,此“书”没有泛指,就是实实在在的纸本子。想必季老先生话中的“书”也是没有泛指的吧。

英国作家培根在《谈读书》中提到:“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即陶冶情操,给言辞增添光彩,增长才学!此为读书循序渐进之关系,顺序颠倒不得。他还提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所说道理十分显豁。然而,千万卷纸本子,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读上第二遍,有如进食,得选有营养之食物以作主食,且需合理搭配,饭后散散步,消化消化;书也要精选,更要精读,要用心去消化书上的内容。

书本的使命就是传递智慧,将智慧拓印到白纸上,没有声音的呐喊,只有灵性的熏陶。书越来越多,智慧就越滚越大。“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可见读书之作用巨大。读书的技巧在于兴致来临之时,废寝忘食地去阅读,在书中,在白纸黑字上,去品味人生与自然,任意一种境界都可以从中领悟!

我很知道,我无法像一些大作家那样去谈读书,读书不算是多,也谈不上精,可我总想表达对读书的爱慕之情,以表对书的感激之情,在我的读书岁月里,我学到了许多的无法言喻的知识。

我最喜欢建筑一座大图书馆,去分享读书趣味。因为只有分享才能拥有。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会出现,学无止境,对于真理的探索是没有终点的,我很同意这种观点!读书,也要孜孜以求,不断求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前进,读书自然就是终生以之了!

我有过一段日子,见不着书就睡不着觉,也许听上去有些夸张,但确有其事。即使不认真去看,就随便翻翻,也能安了我心,而后才能欣然入睡,也许这是习惯,也许又是我的对书偏爱的细胞在作祟。

读书,宜广泛,更宜专注,略读万部诗,不如深度一部《国风》,又或其他价值颇高的诗。读书不分年龄段,只要是健康的书,有意向有兴趣,就大可捧起一本如嚼甘蔗似的忘情阅读。读书,最好是不带功利目的的,每有所需,便可读书。

此外,读书最能使人坚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小就听说,后来读书渐多,果觉如此!素来,读书也被视为修身养性的必经之途。读书为何会有如此高的位置,我想只有读书人自己知道。

读书,还少不了读书笔记,我经常整理我的读书笔记,那是幸福、骄傲的事,就像整理脑中的智慧,会使我更明晰前方的路。读书不忘摘要,这是读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许多见解与感悟也都是在这个环节形成的。作品中,无不携带着作者充满成熟的人生经验,要求读书者每有独到之见、诛心之论,便需起笔记之,在此同时,也掺杂自己的思想进去,这就更明显地突出了读书的作用。

谈到此,还要讲讲身边关于读书的实际情况,对于读书,我们不少教师要么不读,要么仅仅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大多也是为了某种目的去读书。当然,这已经不错了,对于整日忙于教务的一线教师来说,静心读书确实有许多困难;殊不知,当读书顺畅之时,与书之境界接轨之际,则会感觉到与书打交道其乐无穷,欢愉过后,一切困难便不再是困难了,它甚至可以激发教师在教学上的灵感,升级教师的思维模式,让生活左右逢源,解决教学事宜,自然就得心应手了。有时教师不知道自己教书之目的,一片杂乱迷茫,这不仅毁了自身的前程,还有可能毁了几十个家庭,读书则可以明确我们的目标,给我们力量,帮我们指明方向。无可非议,教育能走到今朝,还主要得益于阅读!

读书与成长教师征文范文三

我利用暑假看了苏霍姆林斯基著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得益非浅。尤其像《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等文章引起了我的共鸣。反思自己在近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尤其是九年级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慨颇多,告别是“后进生”的工作,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后进生”转变

“后进生”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很令人头疼的。那么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后进生”有什么灵丹妙药吗?按照苏氏的说法,他并没有为这些后进生补过课,而是教给这些学生阅读和思考。他认为:“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

这是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我在班级里做的一个藏书调查,最多的一位同学,个人藏书达266本。最少的一位同学,个人藏书大概是6本。后来我和家长进行了核实,266本的同学情况属实,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忙于工作,从小就没有人和她进行语言上的交流,因此,从小就以书相伴,1岁开始就已经能够阅读简单的书籍了。由于阅读量巨大,思考能力也与众不同,不仅各门功课都是全优,而且时不时的给你一个惊喜。上周我市举行了一次选拔赛,她破例参加了,为什么说是破例呢?因为参加的学生都是各类辅导班选送的优秀队员,而她并没有报过什么辅导班。结果是什么?这个没有参加过一次辅导的学生竟然在全市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遥遥领先第二名。不仅改卷的老师瞠目结舌,就连我和她的家长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后来一问才知道,人家是自学成才,这学期,她自己买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和题目,自己一边读书一边练习,不懂的就再查阅资料解决。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竟然把这种让很多人头疼的解决了。爱读书,会读书,更会思考。

当然,这是一个优生的例子。“后进生”的例子更多。我也举一个,某生家庭藏书仅有6本。当时我就和他的家长联系,一问才知绝对不止6本,家长滔滔不绝给我讲了好几本作文辅导书(以前订阅的杂志),另外还有一些更适合家长阅读的书。可是对于我们给孩子重点推荐的书籍,几乎没有。就算是拥有的这几本可怜的书籍,某生仍然不能做到好好利用,认真阅读,这样“贫瘠”的阅读土壤,是不可能让他的思维之苗发芽成长的。阅读能力的减弱,思考能力的下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成绩的不理想。而成绩的不理想,使得家长做出了一个严禁孩子阅读课外“闲书”的错误决定。殊不知,成绩其实正和阅读息息相关。

为了扭转这样的错误观点,我大力在班级推行“阅读合作小组”建设。五到六个学生组成一个读书小组。采取自读、共读等方法,每天轮流写读书笔记。老师每天点评,进行小组之间的星级评定。为了避免学生只写不读的情况,还可以把家长请进来,共同参与我们的读书小组。把“后进生”分别编排到这些组内,依靠维护读书集体荣誉的力量,吸取同组优秀学生榜样的引导力量,自觉和引导相结合,让阅读真正走进“后进生”的生活。

二、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对学生给予更多的激励、平等和宽容,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作为一名教师,只能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注意九年级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只有做中爱中有严,严中有爱,才能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首先,老师应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其次,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中学生的人格尤为重要。

关于最新读书征文500字

最新阅读伴我成长读书征文

读书征文比赛 全民读书活动征文

小学生读书征文1000字最新

纪念抗战胜利胜利70周年读书征文活动通知

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读书征文比赛通知

读书征文五年级作文1000字

图文推荐

列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