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中华诗词大会》,继而是《朗读者》,两档备受网友追捧的文化类节目,让主持人兼制作人的董卿成了综艺界焦点。有人形容她是“落落大方、温婉知性”的才女,也有人在感叹“董卿到底读了多少书”。不过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如果只留意到董卿的主持而忽略了《朗读者》这样的节目本身的意义,那才是真真正正令人惋惜的一件事情。
看罢《中华诗词大会》和《朗读者》,很多人都嘉许它们是综艺节目里的“清流”,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种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就值得思考。无论“清流”还是“清新”,都是相对而言的。提起电视综艺,这几年一个“霸屏”的现象就是各种明星真人秀。起初,一些节目也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随着复制、模仿的节目越来越“滥”,自然会令人审美疲劳。不过,倘若仅仅从题材和形式上的变化去理解最新两档节目所达到的效果,恐怕还不够。在笔者看来,更深层次的缘由则在于“真”,即节目中那些真实的人和真实的事。董卿在解释制作《朗读者》的初衷时说,从名称设定上就可以看出,其实际上包含了“朗读”和“者”两部分,前者与事情有关,而后者与人有关。类似地,《中华诗词大会》虽然主题在诗词,但观众从节目中看到的不止是诗词,还有农民白茹云等普通挑战者的真实故事。不妨回想一下那些明星真人秀的节目套路:看明星PK唱歌、PK跳水、集体旅游、下乡体验、带孩子……一些所谓的“真”是按剧本导演出来的,自然会逐渐“脱离群众”。
透过这两档节目,很多人说看到了文化的价值。不过,应该继续追问的是:这些文化价值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诗词也好,散文也好,之所以给人很大触动,除了文字优美,更多在于传达的价值与读者、观众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尤其是在《朗读者》里,老实说从“朗读”的层面,并不是每一位嘉宾都能展现出专业高水准,但透过网友的评论不难看出,真正打动人的主要不是朗读的过程,而是朗读者结合个人独特经历所传达的真切情感。在一个马路上扶老人都可能产生风险的社会,濮存昕那句“记住帮助你的人,有能力的时候去帮助别人”,恰恰回应了人们内心中对善的需求;而《愿你慢慢长大》中,母亲寄语孩子的“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所传达的,则是在一个生存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人们内心对安静平和的向往。也有人会认为,节目中传递的这些价值观念“距离现实太远”,但它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照自身、反省内心、激活自我的机会。
一档节目能肩负起推动文化大发展的使命么?在一个喧嚣的网络阅读、快阅读的时代,《宗月大师》那样的朴实文字还有市场么?对此,每个人也许会有不同的答案。关键是,《朗读者》受追捧,如董卿自己所说,她发现了“好的东西永远总有需求,好的精神食粮总是供不应求”。虽然《中华诗词大会》《朗读者》这样的节目也可能会随着时间推进而出现更多的模仿者,产生新的审美疲劳,然而应该看到的积极一面是:与其说这种“清流”是对明星真人秀节目的颠覆,倒不如说是一种回归,即无论从电视节目的角度来评析,还是从文化价值的层面去追寻,最重要的是关注人类自身的精神和价值追求。
在满屏皆是明星真人秀、歌舞秀的当下,今年的电视综艺开始涌现出一股清流,先是黑龙江卫视《见字如面》的清风袭来,沁人心脾,紧接着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轮番登场,尽显文学风范。《朗读者》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融入经典篇章中,传递真实的情感。节目播出后,豆瓣评分高达9.5,微博榜单持续上榜3小时,连续两小时总榜第一,张梓琳、许渊冲等嘉宾纷纷登上微博热搜,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文学类综艺节目若只是正襟危坐地谈古论今,抑或一本正经地解析评说,只会收获曲高和寡的距离感,很难引发共鸣。《朗读者》的成功在于将文字和人结合,以情感贯穿始终,使观众在重读经典中回味朗读者的非凡人生。“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让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如果仅仅是心灵鸡汤,这句话确实谈不上多么非凡脱俗,但是经由一位96岁高龄的翻译家说出来后,就更容易引人感怀。在国内外先后出版英文、法文翻译作品160余部的许渊冲并没有止步于以往的成就,已近百岁却依然笔耕不辍。面对疾病的侵扰,依然坚持“白天时间不够,就向夜晚偷时间”。正如主持人董卿所说,就连年轻人都很难做到的事情,他却坚持了下来。听障者杨乃斌的母亲心甘情愿作为儿子的耳朵陪伴其16年,终将儿子培养成大学生,儿子朗读起冰心的《不为什么》时,便更具情感的温度。当杨乃斌用流畅的语言当场朗诵“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的,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相信泪湿于心的并非杨乃斌的妈妈一人。当老舍笔下的《宗月大师》再次由濮存昕读出来后,人们体味到的不仅是由老戏骨抑扬顿挫的朗读展现出的老北京的生活画卷,更多的是作家与朗读者相似的人生经历。
在倡导全民阅读的当下,如何将人们的视线重新拉回书本中,是不少公共文化机构都在尝试推动的事。早在央视《朗读者》播出之前,一些公共图书馆和书店就先后闪现出不少“朗读者”的身影。如浙江温州图书馆“阅秀汇”的朗诵社、南京金陵图书馆“朗读者”项目、哈尔滨果戈里书店的“朗读者计划”,都曾引起广泛的关注。只不过央视《朗读者》的轰动,除了自身的独特创意外,最重要的是依托央视的平台,借助了媒体传播的有效途径。笔者以为,作为公共文化领域的从业者,《朗读者》给予我们更多的是一种启迪。在“互联网+”的时代,阅读推广需要我们进一步打开思路,博采众长,不仅从内容上调制出读者喜欢的佳肴,而且要依托各种媒体的传播优势,使其具有更大范围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