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库> 思想学习> 正文

最新社区优秀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2023-07-12 10:25:08 文/高考志愿库

社区优秀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一

刘道口村位于李庄镇驻地北4公里,西靠沂河,北邻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靠205国道。全村共有村民530户,1712人,党员56名,耕地1700亩。农业主要以特色种植为主,是全县较为有名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同时,以建设文明新村为目标,把村风文明、环境整洁、自然和谐作为建设新农村基本要求,改造旧村,建设新区,村庄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先后获得临沂市党风廉政建设三级联创先进村居、临沂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临沂市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一是注重抓班子带队伍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因此,村党支部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要求“两委”成员坚持勤政为民,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动脑经,出谋划策,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真正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两年来注重选拔培养后备干部5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人,发展党员4人。学习制度上积极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形式,组织党员学理论、学业务、学经济、学管理,增强广大党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组织制度上实行民主议事和党内监督制度,重大决策坚持集体研究,科学决策。工作制度上坚持村务公开制度和村干部考核制度,积极组织党员参与村庄建设与村务管理,注重群众意见和建议,较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是注重察民情听民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刘道口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8年刘道口拦河闸动工时,需要对84户村民进行临时搬迁。为及时解决问题,以村民搬迁工作为契机,村党支部将新农村建设列为重要工作议程,按照10万元每位的标准,邀请临沂市规划院,统一规划建设二层的村民小康楼。村“两委”专门成立规划监管小组,进行全程监管,保证所有新建楼房与规划标准一致。由于前期工作得当,处置措施有力,2009年6月,全村84户拆迁村民全部搬进了经济舒适的小康楼。结合村内实际,根据群众需要,2009年7月,经村民代表大会决议通过,决定进行旧村改造,启动新农村二期、三期工程,又在村里建起100户三幢五层的居民楼和120户小康楼。扩建过程中,在建筑质量、户型价格和配套设施上严把关口,由具备建筑技术的村民担当质量监督员。经核算,居民楼每平方价格723元,小康楼价格15万元内。村里为小区修建了二纵六横2100米水泥路,并统一安装了路灯,修通了下水道,种植了路边花草和绿化树木,投资80多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教学楼,投资30万元在社区中央建起了5000平米的休闲健身娱乐广场,投资40万元在社区建起了污水处理系统,所有楼房全部实现“五化三上二治理一提升”的居住标准。

三是注重讲文明树新风

刘道口村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不断推动创建文明村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意的《村规民约》、《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争做“四有”村民。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举办开展了评选“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让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

四是注重抓整治建机制

长期以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村委会专人负责,制度落实,资金到位,成立了一支专业的“巾帼”保洁队伍,新增垃圾箱12只,每天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治保委、调解委、联防队组织健全,成立了一支由老年党员组成的义务治安巡逻队每天坚持站岗巡逻,连续多年无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生,民事调解率100%。

党支部一班人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团结一心,树立“想干事”的思想,不断强化谋发展的事业心;培育“会干事”的能力,大力促进村级经济发展;提高“干实事”的本领,让全体党员、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为扎实推进新农村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而奋斗。

社区优秀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二

山东省微山县高楼乡渭河村坐落于微山湖腹地,连接京杭运河航道的渭河河道正是渭河村傍水而居、落帆而息居住地所在。目前,全村320户,1352人,四个党小组,党员44名。近年来,在村党支部领导下,该村确立了以湖富民、旅游强村的经济发展目标,积极发展水上运输业、大湖围网养蟹和旅游产业,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该村“三个文明”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全村现拥有湖田1000亩,养殖水面10000余亩,水上运输吨位20万个,水运拖头26个,拥有拖轮19条,已建成集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微山湖渔家水街”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居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2004、2008年,两次被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选准带头人、找对致富路

渭河村从建立一支坚强有力的村班子入手、从选出公道正派的“一把手”开始,抓班子强队伍,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2004年,全村党员群众推选了懂经营、会管理、善致富的孙茂东担任村支部书记。在群众的期望中,支部书记孙茂东毅然卖掉了生意正好、来钱正快的水上运输拖队,投身到了建设和管理渭河村的新工作中。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让全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支部书记孙茂东的惟一心愿。考虑到渭河村地少水面多、旅游资源丰富和区位优势明显,在村级发展规划中确立了“以传统的内河运输为龙头,以大湖养殖为群众生产生活基本保障点,大力发展水上旅游业增加群众的“绿色钱袋子”的发展思路。他上任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在大运河上建立的信誉帮助群众贷款制造驳船、托头,利用自己的诚信帮助群众担保民间借贷。2006年,大运河运输迎来黄金时节,渭河村近20万吨位的运输能力为群众带来了经济跨越的“第一桶金”。目前,渭河村注册成立了微山县兴渭航运公司,拥有运输吨位26万吨,拖头发展到26个,年收入3500余万元,成为全乡航运业的顶梁柱。渭河村的传统产业是捕捞业,相对落后的捕捞工具和日益减少的鱼类资源,决定了这一行业的效益低下和前景渺茫。通过向先进地区渔业发展经验的学习,村“两委”带头大胆尝试了河蟹(中华绒螯蟹)的养殖。至2012年,全村养蟹面积保持在一万余亩,现又引进河蟹鳜鱼套养新技术,在渭河村河蟹养殖场,池塘里是河蟹,网箱里是鳜鱼。

敢于开辟新天地,昔日渔村换新颜

渭河村群众原来生活在微山湖腹地的一条连接运河和微山湖大湖水面的河道中,排放错乱的船位和渔民不规矩的生活方式,使该村一直以来留给人印象就是一个居住环境恶劣的渔村,然而这些在渭河村支部班子看来却是另外一种可以开发的资源。随着大城市市民向往自然生态生活方式,建设一个体现微山湖民俗特色的新渔村在孙茂东脑海中逐渐勾勒成型。2006年该村党支部班子跟随县乡考察团到了江南水乡和本县的南阳镇王苏白村考察后,发展旅游更成为了该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富群众的“金钥匙”。村干部、党员相继自己垫资采购石材,硬化石板堤埂1000米,党员义务种植绿化树木50余株、架设路灯40盏、悬挂霓虹灯带3000米、铺设村居住河两岸及鱼池埂石板路2000米,建设湖内游乐场景12处、垂钓点18处、渔家生态旅游点4处,改造高标准住家船20条,当年集体投资80万元建设了集餐饮、食宿、娱乐为一体的三层旅游度假船,当年仅旅游一项人均增收1600多元。渭河村党支部在发展旅游经济同时,充分挖掘和发挥湖区特有的生态、民俗、风俗文化内涵,尽显微山湖的资源特色,打造生态、民俗、休闲旅游业;建设“微山湖渔家水街”景点项目,注册成立了微山湖渔家水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支部书记担任微山湖渔家水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微山湖渔家水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村集体累计用于改善基础设施的投资已多达2600万余元。经过近六年的努力,事实再一次证明渭河村党员群众的选择是正确的,旅游业正成为渭河村最具有潜力的新型产业。独具北方渔乡风情的渔家水街景区,填补了微山湖民俗生态旅游的空白,该村也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旅游特色村。

局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精华篇

2024年精选农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

2024年学习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党支部两优一先先进事迹材料10篇汇总

两优一先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汇总篇

2024年建设局机关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2024年组织部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2024年区建设局机关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图文推荐

列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