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库> 合肥中考> 正文

年安徽中考中招招生工作中考录取分数线的通知

2023-07-20 07:06:13 文/高考志愿库

各市、县(区)教育局:

为做好全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和高中阶段招生(以下简称“中招”)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全省高中阶段计划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58.2万人以上(不含技工学校),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以上,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

中考和中招工作,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各地组织考试、阅卷和招生,各地在国家和省规定的政策范围内,统一制定本辖区的招生方案和政策。

二、考试办法

(一)报名

中考报名工作由各市、县(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应届毕业生由就读学校组织集体报名,历届生或同等学力者,到各市、县(区)规定的报名点报名。在我省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根据本人意愿,可在流入地就读学校报名参加考试录取,也可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录取。在外省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我省学生,自愿回我省报考升学的,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录取。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应集中设立报名点,接受回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的学生报名。中考报名的具体办法由各市、县(区)教育局负责制定。

为掌握全省初中毕业生报考信息,各市一律按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要求采集信息,建立健全考生电子档案。各市报名工作必须在5月5日前结束,并将考生报名有关信息(试卷用量、听力磁带数量、考点安排)按考务细则的要求,于5月15日前报送至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二)考试

1.命题原则

中考命题兼顾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教育招生选拔性要求,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在全面检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反映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各学科命题的具体原则和要求见《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

2.考试科目与分值

由省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为: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化学。具体分值: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其中听力测试30分),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卷共150分,物理与化学合卷共150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与化学实行闭卷考试。思想品德与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允许携带教科书等相关材料。语文考试允许使用正版《学生字典》。各学科考试均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生物和地理学科学业结业考试由各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课程结束时举行,具体考试内容、分值、命题方式和考试办法由各市依据《安徽省初中地理、生物学科学业考试纲要》等有关要求确定。

全面推进初中毕业体育考试工作和理科实验操作考试。体育应设定必考和选考项目,考试分值应不低于45分。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最高分值15分,学生可在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随机选择一项内容进行。注意改进实验操作考试等方式方法,重在实验,逐步提升考试的层次,避免简单重复。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并用于高中录取的地区,计入中考总分。体育考试和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的具体考试内容和办法等由各市教育局根据《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皖教秘〔2014〕506号)等有关要求确定。

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推行信息技术学科上机操作考查。

听力残障学生(500Hz、1000Hz、2000Hz、4000Hz的纯音听力检测结果为每侧耳的平均听力损失都等于或大于40分贝〈HL〉),经教育主管部门核准后可免试英语听力。听力免试后英语成绩折算方法为:考生英语考试成绩=考生英语笔试项目成绩×英语总分值与笔试项目分值的比值,免试听力考生的英语成绩=考生英语笔试项目成绩×1.25。听力免试具体申请程序和要求由各市教育局确定。

3.考试时间

全省统一命题科目的考试时间是:6月14日至6月16日。具体日程安排如下:

6月14日上午8:30?11:00语文

下午3:00?5:00物理和化学

6月15日上午8:30?10:30数学

下午3:00?5:00思想品德和历史

6月16日上午8:30?10:30英语

(三)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及运用

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将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切实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高中招生唯一标准的做法,积极实行以学业考试成绩等级呈现结果作为高中录取依据。

(四)阅卷

中考阅卷工作仍由各市教育局组织,各级教研部门具体实施。各地应加强对本地中考阅卷工作的总结和试卷分析,在考试结束后一个月内向省教科院提交试卷分析报告及相关材料。

三、高中阶段招生政策和要求

(一)合理制定并严格执行招生计划

各市要根据省教育厅高中阶段招生的总体目标,按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大体相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统一管理的要求,制定本市普通公办和民办高中及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具体计划并分解到县(市、区)。各市要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计划必须把省属中专学校及其它非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本市的招生一并纳入。为确保高中阶段招生目标的实现,各地公、民办普通高中不得超计划、超班额招生,不得招收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以下的学生,以维护招生计划的严肃性。凡违背此项规定招收的学生不能建立和取得学籍,更不能发放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对违规招生学校予以通报批评,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资格,是示范高中的,取消其示范高中称号。各市要加强对外省学校来我省招生的管理,对外省招生的院校资质、报名条件、招生人数、招生宣传、录取程序等进行审核,严格把关、从严控制。

(二)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

1.从今年开始,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实行统一网上招生录取。经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的具有办学资质的中职学校和专业都须进入统一的招生平台,未进入招生平台的学校和专业不得招生。有关工作将另文具体部署。

2.各市教育局应认真组织好五年制高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录取工作,着力建立服务考生、方便中职学校的工作机制,努力增加职业教育的招生量。

3.建立健全中职学校招生的二次报名和补充录取制度。对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应积极引导他们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中职招生对象延伸到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和返乡农民工。

4.继续坚持中职招生“五个放开”政策,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自主权,调动学校办学积极性。鼓励中职学校自主招生、免试招生。鼓励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开办多种形式的“订单班”。要进一步加强省属中专与薄弱中职学校之间的合作。支持各市打破区域界限,有组织地与经济发达市的中职学校开展合作,拓展初中毕业生升学渠道。

5.五年制高职的录取由省统一确定最低控制线,各市应严格按控制线执行,凡低于控制线的考生,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将不予办理五年制高职新生录取审批手续。考试成绩用等级呈现并用于录取的,各市录取时应依据考生的原始分数和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最低控制线及本地招生指标,确定考生录取的学业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的等级标准,从高到低录取。有关普通中专(含五年制高职)招生工作细则,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将另文下达。

(三)完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和政策

1.继续坚持将省市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分解到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初中学校),纳入各地中招工作中,实行统一管理,分校录取。的分解指标应不低于学校招生计划的80%,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100%的指标分解。各市、县(区)教育局要充分发挥指标分解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科学确定分解的因素,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回户籍所在地参加初中升学考试的学生享受示范高中分配指标政策,由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具体制定,保证他们与本地初中学校学生同等对待。鼓励和支持辖区内示范高中的联合招生,各校按生源成绩平行分配,逐步形成示范高中公平竞争机制,调动各示范高中的办学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

2.公办普通高中一律不得跨省辖市招生。对违反此项规定的省级示范高中,省教育厅将撤销其省级示范高中称号,两年内不得恢复,其他普通高中根据隶属关系由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处罚。省教育厅将通过中小学学籍系统强化对普通高中招生的监控和管理,对因违反规定招生而产生的学籍不能注册等问题,责任由违规责任主体承担,并进行追究。

3.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2012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教办〔2012〕4号)中提出,在3年内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和要求,自秋季开学起,各地要取消“三限”政策,停止招收择校生。

4.同城范围内(含县域内)的普通高中学生严禁借读。

5.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精神,认真分析研究考试招生改革带来的新要求、新变化,积极制定应对措施,在办学条件、教师队伍、教学组织等方面做好准备,加强教育教学指导。省教育厅将适时公布我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有关改革方案另文下发。

(四)严格控制中考政策性加分

中考政策性加分对象和标准如下:

1.《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所规定的加分对象和标准;

2.台湾籍考生在其中考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

3.烈士子女考生在其中考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

4.少数民族考生在其中考成绩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

5.援疆和援藏人员子女,在其中考成绩上增加10分投档;

6.其他军人子女考生加分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军区政治部转发教育部办公厅总政治部干部部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的通知》(皖教秘基〔2013〕57号)要求执行。

各地要进一步清理有违公平公正原则的中考加分政策,除上述加分政策外,其他政策性加分项目一律取消。

(五)规范民办普通高中招生

民办普通高中招生纳入所在市、县(区)统一管理,其招生计划和办法应由所在市、县(区)教育部门批准,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在招生计划未完成的情况下,可以跨市招生,但应经学校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生源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同意,不得自行录取无档案考生。民办普通高中要在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建立规范的学生电子学籍,并纳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对擅自扩大招生计划或自行录取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划定的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下的考生,一律不能建立和获得学籍,不能发放普通高中毕业证书。不得私自招收未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录取或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新生,严禁买卖学籍,不得委托其他学校代为招生或为其他学校挂靠学籍,严禁以其他学校名义进行招生。各市教育局要把好民办学校招生条件、招生简章备案等环节,平衡好招生计划,规范招生行为,及时清除挂靠的学籍。民办普通高中违规招生等受到省教育厅通报的,年检一律作为不合格处理,限期整改。

(六)建立中招公示制度、备案制度和督导公告制度。

各地各校的招生计划、招生政策、招生办法、招生结果和政策执行情况必须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并报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根据各地报备结果,省教育厅将对各地执行情况实行专项督导,督导结果向社会公告,强化行业管理和社会监督。

四、加强中考和中招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一)进一步加强对中考和中招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理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体制,统筹管理招生工作。在各市高中阶段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职能科室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各市教育主管部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科室分别负责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录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各地招办负责中招考务等具体工作,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中考和中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工作方案,由招办具体实施,形成行政部门制定政策并监督执行的工作机制。

(二)建立中考中招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地要依法建立中考中招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省教育厅继续实行中招工作奖励制度和通报制度,对于严重违规的招生行为,在全省通报的同时,将依据有关规定责成有关地方追究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各地招生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本地中招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对于中招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必须严肃查处。

(三)切实加强对中考和中招改革工作的宣传。建立健全中考中招宣传机制,提高中考中招工作的透明度,争取多方理解和支持。要认真制定中考中招实施方案,并及时、全面向社会公布。要加大中职学校招生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向每个考生和家长全面介绍中职学校的情况、招生计划和就业情况,进一步引导学生报考职业学校。

(四)建立统一规范的考生电子档案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信息系统。各市要按照要求认真执行信息系统采集标准,保证信息采集真实完整。继续推进整个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各市应积极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上录取系统平台上进行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录取工作,加强对录取情况的监控和管理,实行阳光招生,切实保证录取结果的真实准确。

各市招生结束后,分别对录取到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包括录取在当地、到外市及省属中专学校)、没有进入高中阶段学校的人数进行统计,以市为单位汇总报送省教育厅,作为考核普职比的数据基础。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学籍管理,形成完整的高中阶段电子学籍系统。

(五)加强考务管理,规范考试秩序。要建立健全中考组织管理制度,规范考试组织程序,狠抓考风考纪,坚决杜绝任何舞弊行为。对于语文考试按照规定可以带入考场的正版《学生字典》,监考人员要逐一检查,严防以此为名实则夹带其他资料的严重舞弊行为发生。中考考点和考场的设置要在市教育局统一领导下由县(市、区)教育局具体落实。要积极创造条件,将考点和考场按相对集中的原则,逐步分散设置到考生相对较多的乡、镇学校。

要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净化招生环境,严禁强迫学生违背本人意愿填写志愿,不得采取任何不正当的手段争抢生源,杜绝违规招生。

(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各初中学校的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学校要执行义务教育法,不得违反规定提前结束初中毕业年级课程或擅自删减非考试内容,不得组织毕业年级学生集体补课,不得乱编滥印各种形式的复习资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学生参加中考。要做好不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学生的后期学习安排,不得让其提前毕业离校。各市、县(区)教育局及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按中考成绩给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排名或公布名次


安徽中考录取分数线中考考试时间科目分值

安徽中考方案变化详细解读中考录取分数线

图文推荐

列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