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库> 教学研究> 正文

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

2023-07-07 17:08:25 文/高考志愿库

 摘要:随着学习型社会和知识时代的到来,文化竞争愈演愈烈,挖掘本民族的特色文化,继承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化竞争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既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又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把握好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关系,做好思想和行为上的准备,科学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是促进初中语文和传统文化融合教学的前提。从梳理初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入手,提出创新交融的教学方式,并就传统文化的语文课外拓展教学提出了话剧表演和布置特殊作业两种教学方式。

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融合教学

一、明确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思想是行为的指导。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语文教学内容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是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一定程度上,语文教学的发展与创新决定了传统文化传承的质量,传统文化是重要的语文教学内容,传统文化传承的质量极大地影响着语文教材内容的优劣,二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协同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发展与创新的关键。比如,学习《观沧海》后,笔者组织了一场以“曹操”为主题的写作活动。活动后笔者挑选了部分佳作在班级展示,并就其中引用《观沧海》的部分进行了评价,通过“用”字诀,让学生体会古诗运用的巧妙与魅力,以此加深其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又如,在学习了梁实秋的《鸟》以后,笔者让学生欣赏了几首以“鸟”为主题的古典诗词,通过长短篇的对比,让他们体会传统文化的“简”性魅力,加深其对传统文化特点的认识。

二、做好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交融

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教育方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由两者的关系所决定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结合时代特色和学生学情,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善用网络资源发达的网络是知识时代到来的典型标志之一,网络的普及和利用程度已经成为评价教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打造现代化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已是大势所趋,这就为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的融合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创新思路。比如,《木兰诗》的传统教学方式以课件为主,教师在课前主要通过展示图片来导入相关教学活动。事实上这样的教学环节完全可以放在课下,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完成。笔者在教学时就将相关课件上传到班级学习群,让学生结合课件自学全诗,对不理解的部分,先让学生利用网络独立解决,对容易理解的部分,要求学生适当地链接其他内容,制作独属于自己的课件。

那些学生在预习中难以破除的障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通过网络交流得来的反馈信息,也成为笔者课上重点讲解的内容。课堂上,笔者首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表现花木兰离家情景的影视资料,与教学内容相映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先让学生讨论解决预习中的问题,无法解决的难题留待教师讲解;然后由各小组代表分享本小组学习成果,说一说自己对花木兰的了解;最后,总结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拓展学习。这样教学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增进了其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相较于一般意义上的网络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受学生喜爱,效果也更好。

(二)从本土文化入手中华传统文化海纳百川,既有包容性,又特色显著。初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要想取得丰硕的成果,就要从更为具体的本土文化切入,做好传统文化教学的创新。这是因为人都有乡土情怀,以本土文化为着力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使他们融入相关的学习活动中,也更容易做好教学的“迁移”工作,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优化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比如,学习鲁迅的《社戏》时,笔者并未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直接开始讲解课文,而是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双推磨》的锡剧视频。悦耳动听的锡剧音乐,二胡、琵琶、三弦、扬琴等乐器的交响,从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了学生。

笔者随之引出“民风民俗”的概念,通过简单的知识迁移,引出“社戏”这一话题,再由此引入相关的课堂学习活动。在讲解课文时,笔者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外,还将鲁迅所写的社戏与锡剧进行对比介绍,如此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引发了学生了解家乡风土文化和锡剧的意愿,收获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双赢”效果。又如,在学习《安塞腰鼓》时,笔者将其与无锡的“荡湖船”进行对比介绍,在学习课文,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写作手法等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具有西北地域特色的腰鼓与南方水乡舞蹈的不同特点,分析其中的不同元素,总结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借助比较手段,让学生明白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别,感受地理因素对民俗文化的影响。这样做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巧妙地使学生传承并理解了本土文化。

(三)集约化教学集约化教学是相较粗放式教学而言的。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以大班教学为主,这样的教学“制式”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效率不高,难以适应时下发展较快的教学形势。这里讲的集约化教学,是在满足时代教育要求下的相对集约,是在分析学生学习结果和学习特点以后的“分化”,按照不同的标准,在粗放式教学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几个相当规模的整体,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补齐他们的短板。比如,每个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个人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等原本就不同。

如果简单地将这些学生视为一类,不仅会阻碍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还会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所以,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笔者会以问卷调查、学业评估等方式做好学生的个人成长记录,将其划分为几类,再有针对性地教学。有的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较深,语文学习成绩优异,笔者就将他们分为一组,学习内容更加广泛的传统文化知识;有的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了解也较少,笔者就将他们分为一组,展开相关知识短板的填补教学。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有学生对陶渊明有较深的了解,学习文章也很快,笔者就安排他们赏析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有学生不熟悉陶渊明,笔者就主要让他们了解陶渊明和《桃花源记》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他们的学习进度酌情拓展。这样教学不仅有深度和精准度,既能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又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初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的课外拓展教学

初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对课下教育有着更高的要求,笔者在教学中就采用了话剧表演和布置特殊作业两种教学方式。

(一)以话剧表演为引初中生正处在急于表现自我、敢于表现个性的年纪,他们具有蓬勃的活力和张扬的个性。话剧表演有着非凡的魅力,既能在某种意义上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又能使传统文化教育更加有趣,吸引学生的目光,引动他们的学习欲望,点燃其探究传统文化的热情,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比如,在学习韩愈《马说》一文后,为了让学生对文章和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笔者为学生安排了以《马说》为主题的话剧表演活动,要求他们根据文章内容和个人理解,结合传统文化元素和历史上“伯乐”与“千里马”的例子创编剧本,并在一周后的课上完成话剧表演。

这一活动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调动了其了解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他们通过网上搜集、查阅图书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信息,并通过头脑风暴创编出了传统文化风格的剧本,又进行了精彩的演出:从服饰和人物介绍,到相关的礼仪和台词,再到与之相关的事件,一个个“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在课堂上演,在为大家带来精彩演出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马说》的理解,也使其在欢乐的氛围中积累了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又如,在学习《狼》时,笔者让学生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为主题,选择历史人物,展开剧本创编,进行话剧表演。这样做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还促发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

(二)以特殊作业激趣传统意义上的语文作业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被他们视为“任务”。如何减少作业的强迫性,增加其中的有趣成分,使学生愿意去完成,就成为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针对这个问题用上了布置特殊作业这一“法宝”。比如,在学习了《傅雷家书两则》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如下作业:家,是构成社会的主要单元,其稳定性是社会安定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民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的古代社会,以家族为单位的大家庭是社会基层的重要管理者,而大家庭的管理离不开家训、族规的规范,试着去寻找有代表性的家训、族规等文献,并在下次课上谈一谈与之相关的内容和故事。

这样的作业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主程度很高,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学生也更多地了解了传统文化。总而言之,初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是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创新教学行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让语文教学更有魅力;才能推动文化发展,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进步;才能达成学生健康成长和良性发展的目标,厚植文化创造的沃土。

参考文献:

[1]张莉萍.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8(9).

[2]赵强国.探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

[3]杜莹.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的研究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38).

[4]钟剑连.文明长久,渊源传承——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研究之说明文文体教学理念与实施进行论述

初中语文教学对启发式教学策略的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策略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的译文美学分析

多媒体技术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深度结合的研究

清明节网上寄语(精选5篇)

中小学生清明节网上祭英烈寄语2024最新(精选8篇)

最新清明节网上祭英烈寄语精选

图文推荐

列表更新